2013-06-20
收藏
《2、3、4的乘法口诀》设计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教案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的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小棒16根。
4.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教师让学生先摆2根小棒,说出这是1个2。教师问:怎样写出加法算式?讲解后,让学生摆2根小棒,问;“这是几个2根小棒?相同的加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 板书:“二二得四” 用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提出跟
前面类似的问题,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巩固练习 教师问:“1个 2,相同的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有几个?写乘法算式时,被乘数是几?乘数是几?”按照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l=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小棒?问:“我们摆的是几个2?”,“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图、式、口诀等板书形式可以类似于教科书上的排列形式)。
又让学生摆2根小棒,问;“这是几个2根小棒?相同的加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最后,让学生默想,这两句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并复述口诀。
3、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5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如果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情感教育渗透探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6)》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思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左、右》数学教案
听刘老师《倍的认识》心得体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
校本研修反思《快乐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7)》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和测量》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以错导学,错中识途——四年级数学老师教育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数学教案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综述
数学文化充实小学数学课堂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创设探析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探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法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
心得 数学老师班级管理应对策略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解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数字编码》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5)》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