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ABC中,A是锐角,那么△ABC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2.如果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4∶6 ②1∶2∶3 ③3∶4∶5 ④3∶3∶5那么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比有_________种.( )
A.1B.2 C.3 D.4
3.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
A.刻度尺、量角器 B.三角板、量角器
C.直尺、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判断△ABC≌△ABC的是( )
A.AB=AB BC=BC A
B.A C AC=BC
C.A B C
D.AB=ABBC=BC△ABC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6.如图,在△ABF中,B的对边是( )
A.AD B.AE C.AF D.AC
7. 如图,BD=DE=EF=FC,那么_________是△ABE的中线.( )
A.AD B.AE C.AF D.以上都是
8.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1)7 cm、5 cm、11 cm(2)4 cm、3 cm、7 cm
(3)5 cm、10 cm、4 cm (4)2 cm、3 cm、1cm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在△ABC中,A=3B,C=30,则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10.在△ABC中,AB=6 cm,AC=8 cm那么BC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1.如图,已知OA=OB,点C在OA上,点D在OB上,OC=OD,AD与BC相交于点E,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对.
12.已知△ABC中,A∶B∶C=2∶3∶4,则A、B、C的度数为 .
1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 m,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2,那么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5.五条长度分别是2,3,4,5,6的线段,任选3条可以组成 个三角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 .
16.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则这三个内角的度数为 。
三、(16分)作图题(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7.(6分)如图所示,△ABC,作出△ABC的三条高.
18.(10分)已知线段a,b,求作△ABC,使AB=BC=a,AC=b.
四、解答题(共44分)
19.(12分)在△ABC中,已知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
20(10分)已知,M是AB的中点,MC=MD,2,若AC=8 cm,求BD的长度.
21.(10分)如图,已知△ABC中,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
22.(12分)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找出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它们为什么是全等的.
五、探究题(12分)
23.(12分)一个三角形的两边b=4,c=7,试确定第三边a的范围.当各边均为整数时,有几个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吗?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各是多少?
附: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D 5.C 6.C 7.A 8.A
二、9.90 30 60
10.2cm
11.4
12.A=40
13. |m-3|
14. 10
15. 7个.它们的边长分别是:(2,3,4),(2,4,5),(2,5,6),(3,4,5),(3,4,6),(3,5,6),(4,5,6).
16. 20、60、100
三、17.如图
18.如图
四、19.解:在△ABC中ABC+ACB=180
ABC=66 ACB=54
所以A=60
在Rt△ABE中,AEB=90
所以ABE=90A=30
同理可得ACF=30
由此可得:BHF=60
因为BHF与BHC是互为补角.
所以BHC=120
20.解:M是AB的中点
21.解:设A=x,则ABC=2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x+2x+2x=180
解得:x=36
C=72 在△BDC中,
∵ BDC=90
DBC=180-90-72 DBC=18
22.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ABD≌△ACD
△ABE≌△ACE
△BDE≌△CDE
理由:
D是BC的中点
五.当一个三角形的两边b=4,c=7时,第三边a的范围为:7-4
分析:初中数学为什么总答题不完整?
初中几何的解题途径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总结
初中几何求角的技巧: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之知识点记忆口诀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巧用作业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如何准备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数学的四大习惯
初中代数:多项式运算知识点总结
初中几何定理大全:初中数学几何121个定理总结
初中几何一般证明题定义
初中几何总结:初中几何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几何证明题解题思路
初中代数知识点总结大全(汇总)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数学答卷方法
初中代数:列代数式五大注意事项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三视图的对应规律
初中代数知识点总结:初中代数二次函数公式定理
高三数学总复习方法的探索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几何图形知识点总结
初中几何题解题方法技巧总结大全(汇总)
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添加技巧
初中几何解题方法与分析:初中几何一般证题思路
初中几何解题技巧总结大全(汇总)
高考数学临场超水平发挥五大绝招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代数:初中代数分式与二次根式
初中代数公式定理: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干货)
高三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