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收藏
有由学生自己完成。师生点评后指出: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可以采用配方法或者是用顶点坐标公式。
2、做一做课本第36页的做一做和第37页的课内练习第1题
3、(补充例题)例2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1,2),且图像过点(1,-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此小题供血有余力的学生解答)
分析与启发:(1)在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的情况下,将所求的解析式设为什么比较简便?
4、练习:(1)课本第37页课内练习第3题。
(2)探究活动:一座拱桥的示意图如图(图在书上第37页),当水面宽12m时,桥洞顶部离水面4m。已知桥洞的拱形是抛物线,要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你认为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如果以水平方向为x轴,取以下三个不同的点为坐标原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五》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案例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有序思考 无痕渗入
第五册《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青岛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课堂实录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三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加和减》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五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
《时间与数学(一)》教学设计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