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收藏
[重点难点]
1.经历抽象一元二次 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相互概念。
2.经历方程的解的探索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发展估算能力及意识,能列出方程来刻画实际问题。
[预习导引]
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一根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拿不进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这时一道的另一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线斜着拿竿,这个醉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把竹竿拿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
请你根据这一问题列出方程,并把自己所列的方程与以前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并与其它的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点拔]本例中,设竹竿长为x尺,则门框宽为(x-4)尺,门框高为(x-2)尺,门框的对角线长为x尺,根据宽2+高2=对角线2可列方程,(x-4)2+(x-2)2=x2,即x2-12x+20=0,这个方程与以前学习过的方程相比较有(1)只含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两个特点,从本例中逐步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本例实则是一个笑话,实际上不必这么麻烦,只须将竹竿垂直于门所在的平面就很方便地进去了,但我们还应在谈笑之后,明白其中的数学知识。
[知识分析]
1.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有些问题,如课本中的花边有多宽,五个连续整数,前三个数平方和等于后面两个数的平方和,梯子的底端滑动了多少米等所列出的方程:①(8-2x)(5-2x)=18,②x2+(x+1)+(x+2)2=(x+3)2+(x+4)2,③(x+6)2+72=102,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吗?是二元一次方程吗?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
把上述三个方程化简:①2x2-13x+11=0,②x2-7x+10=0,③x2+12x-15=0,这三个方程都能化成ax2+bx+c=0的形式,并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
高考数学三角形与三角函数
高考数学关于求圆锥曲线方程的方法
高考数学关于垂直与平行的问题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
高考数学导数应用的题型与方法
高考数学交轨法
高考数学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1
高考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3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1
高考数学代入法:
高考数学导数的概念与应用
高考数学关于求空间的角的问题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综合运用
高考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高考数学分类讨论思想1
高考数学不等式证明2
高考数学化归思想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高考数学分类讨论思想2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基本公式
高考数学函数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2
高考数学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高考数学分类讨论
高考数学常用数学方法
高考数学不等式综合问题2
高考数学函数的连续及其应用
高考数学一元二次函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