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一、试卷分析:
新密市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数学试题共三大题23小题,知识涵盖九年级数学上下册,题型多样,注重考查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类题型比例较为恰当,整体布局、题型结构的配置较为科学合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所涉及的知识点的面比较广,题目设计比较灵活,题目多样,立意新颖,注重现实生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精神,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答题情况分析:
本试卷由三部分组成:
1、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主要失分在4、6两道题。这两题都是数与形相结合的题目,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做起来有顾此失彼的感觉,错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是4、6两题的分不高的最大原因。
2、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27分)。其中,13、15题的得分不高。
13题主要考察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该定理,导致失分较高。但个人任为,13题是一道好题目。
15题是找规律的问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灵活地把实际问题数学化,表现出来的是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呆板性。
3、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5分)。解答题的题目都能较好地贴近生活,大多题目都很好,但是得分不高。在评卷中,23题失分最多,主要原因是:(1)综合性强,贴近中考,但适合于中考总复习用题;(2)解答过程过于复杂。
三、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只有基础知识训练扎实了,才能在数学的海洋中游得更远、更灵活。
2、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现在的学生一般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都不强,具体表现为审题不认真,捉不住文章的中心和关键词句,答题书写不规范等,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规范训练。
3、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学习困难生逐渐增多,这是一件头疼的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抓两头、促中间,这是每一位老师都该认真思考、把握的一个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集合
2016高考数学二次函数定义与性质知识点
高考数学复习对数函数性质与定义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命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数学2016高考复习必修3事件与概率知识点
数学高考复习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2016数学高考复习解析三角函数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集合与逻辑用语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2016年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诱导公式总结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与导数
盘点2016高考数学主要考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反比例函数定义与性质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高考数学复习核心考点的六个部分总结
高考数学复习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复习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知识点
盘点高考数学复习指数函数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的求解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抽样方法知识点
高考数学一次函数定义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椭圆常用公式整理
高考数学幂函数定义与性质知识点归纳
数学高考一轮复习三角形常用公式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线性公式总结
2016高考数学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