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收藏
问题: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函数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这这类利润问题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上学期的二次方程的应用,经常做关于利润的题目,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也很熟悉,所不同的是方程题目告诉利润求定价,函数题目不告诉利润而求如何定价利润最高。如何解决二者之间跨越?于是在第二节课的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调整,设计成三个题目:
1、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00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
(学生很自然列方程解决)
改换题目条件和问题:
2、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时,商场能获得最大利润?
分析:该题是求最大利润,是个未知的量,引导学生发现该题目中有两个变量定价和利润,符合函数定义,从而想到用函数知识来解决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并且利润一旦设定,就当已知参与建立等式。
于是学生很容易完成下列求解。
解:设该商品定价为x元时,可获得利润为y元
依题意得: y = (x-40)?〔300-10(x-60)〕
=-10x2+1300x-36000
=-10(x-65)2+6250 300-10(x-60) 0
当x=65时,函数有最大值。 得x 90
(40 90)
即该商品定价65元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增加难度,即原例题
3、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该题与第2题相比,多了一种情况,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需要两种情况的结果作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我把题目全放给学生,结果学生很快解决。多了两个题目,需要的时间更短,学生掌握的更好。这说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在题目的设计上要有梯度,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还能收到好的效果。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综合实践课《室内粉刷》教学设计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冀教版《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第十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对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
青岛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方向与路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
第十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苏教版《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青岛版《解决问题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数的世界》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