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比长短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1.2.2 比长短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1.2.2 比长短

1.2.2 比长短

2013-06-16 收藏

1.2.2 比长短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cháng长、duǎn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整理学具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后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全课小结(略)

 

专家评析

 

《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习一中的第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

 

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安排的一组练习,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

 

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