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教课标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5.1 人民币的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2.5.1...

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2013-06-15 收藏

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教课标版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

 

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课题

 

(从课前谈话开始)

 

师:在一个星期里你最喜欢星期几?

 

生:……

 

师:在星期天里,你们通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星期天可以去玩,可以看电视,可以吃肯德基,可以买东西……

 

师:喜欢吃肯德基的小朋友请举手。(出示肯德基图片) 买肯德基要用什么呀?

 

生:要用钱。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 (板书:人民币)

 

请大家跟我读一读。

 

二、认识面值

 

1、了解学生知识起点

 

(1)师: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

 

生:……

 

(2) 师:你了解的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生:我认识2元、5元等/我知道人民币有真的,也要假的/我知道……

 

[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年级小朋友也了解不少。超市、商店、买学习用品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自己用过小面额的人民币,也看到过大面额的人民币,这是留在孩子们脑海里的对人民币的印象。运用“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人民币”“你了解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把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与已有经验激活了,而且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

 

(3)师:你们知道的还真多。5元、100元就是人民币的面值,那么人民币到底有有多少种面值呢?让我们到人民币的世界里去看看就知道了。

 

请小组里的四人先来认一认桌上信封里的钱,把不认识的钱放在桌子上,等会儿拿到上面来。

 

[评:通过同桌相互认一认,把不认识的钱币拿到上面来,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摸清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学习起点,再把学生不认识的人民币作为教学的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

 

2、利用起点,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1)学生陆续把不认识的钱币放到实物展示台上来。

 

师:谁能帮助他们来认一认呢?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我知道,这是5角。

 

生:这是2元。

 

……

 

[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4、难点强化,巩固知识

 

师:你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哪些人民币容易看错:请拿到上面来。

 

生:5元与5角纸币;

 

生:20元、2元、2角纸币。

 

师:请大家再认一认,找出区分的办法。

 

[评:难点突破中,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让他们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币票面。]

 

三、在分类中认识人民币

 

1、分类

 

师:四人小组合作把摆放零乱的人民币理一理,分一分,分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再一类一类认一认。(教师巡视,时而倾听他们的见解。)

 

学生四人小组认一认、说一说、理一理、分一分。

 

2、展示分类结果

 

师:请各小组向大家介绍是怎么分的?

 

生1:我们是1分、1角、1元为一类;2分、2角、2元为一类;……

 

生2:我们把纸币和硬币分开,分成两类。

 

师:纸币有哪些面值?硬币有哪些面值?

 

生2:纸币有……硬币有……

 

生3:我们是分成元、角、分三类。

 

师:元的有哪些?角有哪些?分有哪些?

 

生3:元有……角有……分有……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 (板书:元、角、分)

 

师:这些分类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元、角、分这一种分法。

 

[这个片段是认识人民币的一个过程,在这里的理一理、分一分、说一说、认一认是手段,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是目的。摸一摸、摆一摆、分一分是学生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加深了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知道了人民币最大面值是100元、最小的面值是1分,而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认识的质的飞跃。]

 

四、在情境中体验元与元、元与角之间的关系

 

1、第一层操作:100元可以怎样付钱?

 

师: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肯德基过生日,他们买了100元的食品,爸爸的口袋里有一些100元的,一些50元的,一些20元的,一些10元的,你觉得可以怎么付钱?

 

多媒体展示学生组成100元钱的方法:

 

生1:1张100元。

 

生2:2张50元。

 

生3:10张10元。

 

生4:1张50元,2张20元,1张10元。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

 

100元 = 1张100元

 

= 2张50元

 

= 10张10元

 

= 1张50元 + 2张20元+ 1张10元)

 

2、第二层操作:

 

师:相老师最喜欢吃老北京鸡肉卷,要多少钱?

 

生:10元。

 

师: 你觉得可以怎么付钱?

 

多媒体展示学生组成10元钱的方法:

 

生1:1张10元。

 

生2: 2张5元。

 

生3:10张1元。

 

生4:1张5元,2张2元,1张1元。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10元 = 1张10元

 

= 2张5元

 

= 10张1元

 

= 1张5元 + 2张2元+ 1张1元)

 

3、第三层操作:

 

师:看看老师的口袋里有多少钱? (生:9元。)

 

师:够吗? (生:不够。)

 

师:还少多少呢? (生:1元。)

 

师:怎么办? (生:借。)

 

师:你们愿意借给我吗?你会怎么借?

 

生1:1个1元。 生2: 2个5角。

 

生3:10个 1角。

 

生4: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1元 = 1个1元

 

= 2个5角

 

= 10个1角

 

= 1个5角+ 2个 2角+ 1个1角)

 

(3)从上面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得出1元=10角 让学生读一读

 

4、第四层操作:

 

师:唐老师也喜欢吃肯德基,她买了一个蛋挞。请你们来猜一猜它的价格:她是用2个1元,10个1角买来的。

 

生:3元

 

师:你们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也表示3元?

 

生:3个1元、1个2元和1个1元、6个5元、30个1角……

 

四、综合应用

 

师:你们会用钱了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活动。商品在各组桌子上的盒子里,每组两人当营业员,其余同学当顾客。

 

(学生兴趣盎然地买东西,教师巡视各组。)

 

[评:全班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体现数学的应用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实践的机会和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

 

生:我认识了人民币。

 

生:我学会了买东西。

 

生:我觉得当营业员挺不容易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要计算,还要找钱。

 

生:要辨认清楚,有的差不多的。

 

生:还有假币。

 

师:真是收获挺大的,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爱护人民币,还要节约用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