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5
收藏
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教课标版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
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课题
(从课前谈话开始)
师:在一个星期里你最喜欢星期几?
生:……
师:在星期天里,你们通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星期天可以去玩,可以看电视,可以吃肯德基,可以买东西……
师:喜欢吃肯德基的小朋友请举手。(出示肯德基图片) 买肯德基要用什么呀?
生:要用钱。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 (板书:人民币)
请大家跟我读一读。
二、认识面值
1、了解学生知识起点
(1)师: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
生:……
(2) 师:你了解的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生:我认识2元、5元等/我知道人民币有真的,也要假的/我知道……
[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年级小朋友也了解不少。超市、商店、买学习用品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自己用过小面额的人民币,也看到过大面额的人民币,这是留在孩子们脑海里的对人民币的印象。运用“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人民币”“你了解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把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与已有经验激活了,而且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
(3)师:你们知道的还真多。5元、100元就是人民币的面值,那么人民币到底有有多少种面值呢?让我们到人民币的世界里去看看就知道了。
请小组里的四人先来认一认桌上信封里的钱,把不认识的钱放在桌子上,等会儿拿到上面来。
[评:通过同桌相互认一认,把不认识的钱币拿到上面来,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摸清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学习起点,再把学生不认识的人民币作为教学的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
2、利用起点,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1)学生陆续把不认识的钱币放到实物展示台上来。
师:谁能帮助他们来认一认呢?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我知道,这是5角。
生:这是2元。
……
[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4、难点强化,巩固知识
师:你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哪些人民币容易看错:请拿到上面来。
生:5元与5角纸币;
生:20元、2元、2角纸币。
师:请大家再认一认,找出区分的办法。
[评:难点突破中,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让他们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币票面。]
三、在分类中认识人民币
1、分类
师:四人小组合作把摆放零乱的人民币理一理,分一分,分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再一类一类认一认。(教师巡视,时而倾听他们的见解。)
学生四人小组认一认、说一说、理一理、分一分。
2、展示分类结果
师:请各小组向大家介绍是怎么分的?
生1:我们是1分、1角、1元为一类;2分、2角、2元为一类;……
生2:我们把纸币和硬币分开,分成两类。
师:纸币有哪些面值?硬币有哪些面值?
生2:纸币有……硬币有……
生3:我们是分成元、角、分三类。
师:元的有哪些?角有哪些?分有哪些?
生3:元有……角有……分有……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 (板书:元、角、分)
师:这些分类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元、角、分这一种分法。
[这个片段是认识人民币的一个过程,在这里的理一理、分一分、说一说、认一认是手段,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是目的。摸一摸、摆一摆、分一分是学生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加深了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知道了人民币最大面值是100元、最小的面值是1分,而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认识的质的飞跃。]
四、在情境中体验元与元、元与角之间的关系
1、第一层操作:100元可以怎样付钱?
师: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肯德基过生日,他们买了100元的食品,爸爸的口袋里有一些100元的,一些50元的,一些20元的,一些10元的,你觉得可以怎么付钱?
多媒体展示学生组成100元钱的方法:
生1:1张100元。
生2:2张50元。
生3:10张10元。
生4:1张50元,2张20元,1张10元。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
100元 = 1张100元
= 2张50元
= 10张10元
= 1张50元 + 2张20元+ 1张10元)
2、第二层操作:
师:相老师最喜欢吃老北京鸡肉卷,要多少钱?
生:10元。
师: 你觉得可以怎么付钱?
多媒体展示学生组成10元钱的方法:
生1:1张10元。
生2: 2张5元。
生3:10张1元。
生4:1张5元,2张2元,1张1元。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10元 = 1张10元
= 2张5元
= 10张1元
= 1张5元 + 2张2元+ 1张1元)
3、第三层操作:
师:看看老师的口袋里有多少钱? (生:9元。)
师:够吗? (生:不够。)
师:还少多少呢? (生:1元。)
师:怎么办? (生:借。)
师:你们愿意借给我吗?你会怎么借?
生1:1个1元。 生2: 2个5角。
生3:10个 1角。
生4: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1元 = 1个1元
= 2个5角
= 10个1角
= 1个5角+ 2个 2角+ 1个1角)
(3)从上面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得出1元=10角 让学生读一读
4、第四层操作:
师:唐老师也喜欢吃肯德基,她买了一个蛋挞。请你们来猜一猜它的价格:她是用2个1元,10个1角买来的。
生:3元
师:你们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也表示3元?
生:3个1元、1个2元和1个1元、6个5元、30个1角……
四、综合应用
师:你们会用钱了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活动。商品在各组桌子上的盒子里,每组两人当营业员,其余同学当顾客。
(学生兴趣盎然地买东西,教师巡视各组。)
[评:全班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体现数学的应用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实践的机会和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
生:我认识了人民币。
生:我学会了买东西。
生:我觉得当营业员挺不容易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要计算,还要找钱。
生:要辨认清楚,有的差不多的。
生:还有假币。
师:真是收获挺大的,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爱护人民币,还要节约用钱。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更大的数》练习题:第一学期
201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指导
人教版四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初三二次函数数学家庭作业
青岛版(五年制)四上《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同步练习
精选2016年四年级数学《方向与位置》练习题:上册
初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2017中考数学备考模拟题(专项练习)
新人教版一年上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17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考前必做)
北师大版数学一上《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上册《面积和周长的对比》说课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土地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最新17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纳讲解:等比数列派生数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说课
初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试题: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2017中考数学复习必做试题(备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2016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二次函数y=a(x-h)2+k的图
青岛版(五年制)四上《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上《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教学反思
数学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幂函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书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总结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学计划(2016年)
2016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单元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