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1
收藏
4月15日,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五届魅力课堂暨名师工作室导向培训会在郑州市体育馆进行。
张齐华老师在授课后针对这节课扩展开来,做了一个互动式的讲座。张老师语言风趣幽默、头脑聪明睿智、讲座深入浅出,整个讲座过程充满欢声笑语,传递的信息又发人深省。
在讲到低年级教材,1、2、3、4、5 的教学的时候。教材提供的有图片和数字。其中“1”对应的是一个物体。“2”对应的是两只大象(一大一小),“3”对应的是三个小学生(只画了头部),张老师问教材为什么这样设计?是教材随意为之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什么?听起来真是惭愧,看了半天我也没有看出眉目,还是张老师给出了答案。两个大象一大一小,是告诉我们,2是抽象出来的数字,不管大象多大多小,它的数量是2 。用三个学生头部表示3,没有画三个学生的全身也是说3是抽象出来的数字,表示数量3个,无论你看到的是学生全身,还是身体的部分,都是3个学生。听的张老师的解释更加惭愧了,教了这么多年学,天天说读懂教材,真的读懂教材了吗?
在讲数对这节课时,张老师讲了三个例子。一个是直接说,我们把从左至右每一竖行称作一列,从下至上每一横行称作一行,数对第一个数字是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是表示第几行,几句话就把数对讲完了,就可以开始练习了。这纯粹是知识的传授,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探索的过程。张老师又举了一个特级教师上课的例子,让学生用两个数字去解决(4、2)这个点的位置(当然是指出这个位置没有写数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找到了4、2,2、4,……四个写法,老师说哪个都对,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这时学生不干了,要求老师统一一下,不然每个人的写法都不一样,怎么和人交流啊?最终很自然的引出数对(4、2)。这样的教学形式,让我想起创客教育,这不就是创客式教育在数学中应用吗?张老师又举了自己上这节课的例子。他把儿子的照片放在坐标系中让学生找,开始没有任何参照,学生们乱猜;后来给出(4、2)这个位置,让学生们找,学生给他找了四个儿子。张老师说不可能我只有一个儿子,哪有四个儿子啊?从而引出了正确的(4、2)位置。听了张老师讲的教学方法,真是佩服的很,数学课就应该这样去上,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喜欢?
听了张齐华老师的讲座,真是觉得受益匪浅,让我有马上就上课试试的冲动,也明白了在数学课堂推进创客式教育的重要性了。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7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上册基础巩固检测试题27
3.2 《2~6的乘法口诀》 教学素材包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学案2
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测标考试卷21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5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案2
3.2.3 5的乘法口诀 PPT课件2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案6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同步练习28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4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2
3.1 《认识乘法》 教学素材包
3.2.2 4的乘法口诀 PPT课件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学案1
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测标考试卷19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8
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测标考试卷23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案4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6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9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1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案3
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测标考试卷2
3.2.1 2、3的乘法口诀 PPT课件1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案5
2018届中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5
3.2.4 6的乘法口诀 PPT课件2
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测标考试卷2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