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 不进位 )(参考教案二)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两位数加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 不进位 )(参考教案二)

2013-06-15 收藏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 不进位 )(参考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2 8+10 50+7 4+20

20+30 60+20 80+10 50+40

2.口答:

 

(1)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3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4)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3.30+40+6= 4+3+50=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再次出示算式:30+2,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师: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34+2.

 

师: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

 

2.教学:34+2=____.

 

(1)动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4根,右边摆2根.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4人一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可能结合实物这样回答:

 

先把单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并起来,然后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根小棒.

 

也可能结合算式这样回答:

 

先把个位上的4加2得6,再加30得36;

 

十位上的30不变,个位上4加2得6,30加6得36.

 

(2)观察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4加2呢?(因为个位上的4表示4个一,2表示2个一,4个一和2个一相加得6个一,是6)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色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板书:

接着,可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把34分成30和4,先算个位上的4加2得6,再用6加30得36)

 

(3)变式练习.

 

试算:2+34=____(板书:2+34)

 

师: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现在老师再把34+2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34+20=____

 

师: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加整十数.

 

3.教学:34+20=____.

 

(1)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4根,右边摆2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2)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

 

师:34+2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先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加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4,得54)

 

板书:

 

师:计算时要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个位上的数.

 

(3)变式练习

 

试算:20+34=____(板书:20+34)

 

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应该怎样算,然后老师再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对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师:怎样计算这些题呢?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这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三)巩固反馈

 

1.先说口算过程再计算.

 

43+5= 43+50=

 

2.口算:(一组一组地出示口算卡片)

 

5+3 2+6 4+5 3+2

 

35+3 92+6 4+25 3+72

 

25+3 2+65 3+46 44+4

 

25+30 20+65 30+46 44+40

 

3.接力比赛.

 

每行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6道题,从最后一位学生做起,每人做一道题(人数不够的由第一位学生完成),做完后往前传,由第一位学生交给老师,最先做完而且做对的一行为优胜,老师奖给每人一朵小花.

 

以一张卡片为例,题目为:

 

36+20 5+43 17+40

 

50+24 8+31 33+6

 

4.在教科书上做p.49做一做的第1,2,3题.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比较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集体讨论、试算等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法设计上还注意了知识的迁移,由30+2→34+2→34+20的变化,将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有机的联系起来,减小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坡度.另外,适时地进行变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并为学习加法交换律做了早期孕伏.

 

在练习的设计中出现44+4和44+40一组式题,再次强化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