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4
收藏
高矮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 16 页“高矮”, 17 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
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 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 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
3、 同桌比较绳子。
4、 指导学生完成第 17 页练一练的第 1 、 2 题。
5、 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最后出示结果。
四、 思考题,蚂蚁走路。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高矮,你们学到了什么?
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厚薄的方法等。
六、作业
回家跟妈妈比较,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
2017届高中数学最易混淆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7高考数学复习注意事项有5点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容积》教学设计
2017年高考文科生复习数学注意事项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合数与质数》教学设计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备考方法有八步
名师指导2017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2017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常用公式总结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练习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带答案)
2017高考备考:如何准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计划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优秀教案及反思案例
《比例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备战:高考数学主要考点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17年高考一轮复习:提高数学备考效率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