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4
收藏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l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十一册110-113页
l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其非认知品质的健康发展。
l教学准备:
圆规、三角板、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多媒体教学软件、正方形纸片
l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出示一端系着绳子的红色小球,并握住绳子另一端将小球甩动起来。问: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圆的特点
1、结合实例,感知特点
师:你能举出周围物体哪里有圆吗?(学生回答后出示乒乓球、硬币)这两类物体有什么区别?
生:硬币表面是平的,乒乓球的表面是弯的。硬币只有正面看才是圆的,乒乓球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
师:说得好!足球、乒乓球这一类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形物体,硬币是圆形物体,它的正面的圆形是平面图形。
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手中的书和圆形学具的边缘,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生:长方形的边是直的,圆的边是弯的。
师:对!所以我们把“圆”这样的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屏幕显示(文字和图形):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师:有同学举例说车轮是圆的,那么车轮不做成圆的会怎么样呢?动画演示:车轮为椭圆的轿车上下颠簸着驶入画面。(生哄笑)
师:车轮做成圆的为什么就会平稳行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圆的奥秘。
3、操作讨论,发现特点
师:现在四人一组,用发下的圆形纸片来研究圆的特点。
屏幕显示:“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看有什么发现?”
生操作,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讨论结果
师: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发现多次对折后,折痕都通过同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在圆的中心。
师:真聪明!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生2:我通过测量还发现了对折后的折痕长度都相等,每条都是10厘米。
生3:我这个圆的每条折痕都是8厘米,我共测量了4条。
……
师:(板书:都相等)可以折出多少条折痕?(学生回答后板书:有无数条)我们把对折后的折痕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黑板上的圆中画出直径并标上字母)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上画出直径。
屏幕显示图形:下面圆中的线段是直径吗?说出理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直径的意义。
生4:通过测量,我还发现直径的一半也相等。
师:很好!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半径及字母。)请大家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
屏幕显示图形:下面的线段是半径吗?(回答后引导学生概括半径的意义。)
师:谁能用字母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d=2r r=d/2并板书。)口答:如果圆的半径是4厘米,直径是多少?如果直径是12厘米,半径是多少厘米?
师:“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这句话对不对?(学生回答后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什么知识?
[第二章]整式的乘法强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能力测试题与答案
[第十六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达纲检测
中位数与众数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第二十章]中位数与众数同步练习题(二)
《因式分解》2005年各地经典真题解析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A卷
[第十四章]人教课标版轴对称检测试卷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能力提高训练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练习卷及参考答案一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能力自测题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B卷
[第十五章]整式的强化训练题
[第二十一章]含绝对值的方程(不等式)
[第二章]八年级上册实数单元测试题
[第十四章]三角形的几道经典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项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单元测验
[第十五章]因式分解知识巩固练习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测试(B卷)与答案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众数测试题与答案
06年巨人学校初二数学许诺班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检测试卷 轴对称练习A卷
《一次函数》中考历年经典真题解析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测试(B卷)与答案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强化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07~08学年数据的描述单元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专项练习题
06年巨人学校初二数学许诺班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