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4
收藏
小学一数《
6、7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已经认识了0~5各数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比较明显、丰富,数椅子数、课桌数、数人数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人数的内容为了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和发展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安排了主题图——集合圈——点子图——抽象出数——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析
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起点相差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的时候,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有一部分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对
6、7的认识早已不在话下,但学生对数概念的建立还是不完整的、比较肤浅的,如果随机抽取一个数,让学生数出相应的物体,相当一部分会有困难。还有在认识1~5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还有班上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注意培养。
目标预设
1、 体会
6、7的基数含义。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6、7。
2、 了解6和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7各数的大小,知道
6、7的序数含义。
3、 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拼摆、拨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结合数数、写数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书写习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
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金鱼图、点子图、直尺图、计数器
学具准备:7个小圆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
师: 我们一起做一个拍手游戏 。(教师拍3下)你们刚才听到老师拍了几下?
生:老师拍了3下。(请三个小朋友回答,要求回答完整)
教师拍6下,生回答,出示课题6。教师拍7下,生回答,出示课题7。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出示完整课题:6和7)
二、
6、7的基数含义
(我觉得教科书中主题图提供数数的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干扰相对比较大,本班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要逐步培养,再加上操作上的需要所以对教科书中的主题图进行了修改,一条河;河里有5只小鸭,岸上有1只;草地上又6棵树;天空飞着6只小鸟,树上停着1只小鸟;草地上有7只蘑菇。)
1、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在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又是多少呢?看哪位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准确的把它们的数量数出来。
(学生经过数数后,开始汇报,教师予以肯定)
师:你是按什么顺序数的?
(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等)
师:我们按这种顺序边数,边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出了。(把河里的小鸭,空中的小鸟移到黑板上)
2、从集合图抽象到点子图
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的东西,你最喜欢哪个?
师: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呢?不用嘴告诉老师,而用小圆片来表示,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你就摆多少个小圆片。
学生摆完后汇报
(教师提问你摆了多少个小圆片?根据学生汇报的个数,教师继续追加问题,你为什么摆这么多?)提问两个学生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摆的是什么呢?
师: 6只小鸭,也可以表示6棵树,都可以用6个小圆片表示,我们以后就把它记做“6”(板书:6)。7个小圆片可以表示7只小鸟,也可以表示7朵花,我们以后就把它记做“7”(板书:7)。
3、生活中的数
师: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6表示呢?
学生观察、回忆汇报
师:哪些东西可以用7表示呢?
学生观察、回忆汇报
4、
6、7的写法
师:这么多东西可以用
6、7表示,那你们会写
6、7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长得想
6、7的形状。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看(哨子、锄头等)
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描红,每个数字描写两个。
三、
6、7的顺序
1、 出示计数器
师:我们在计数器上如何拨出“6”呢?6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呢?
师:我们可以看出“6”舔上1就是“7”,“7”去掉1就是“6”。
2、 出示直尺图(小黑板出示)
(对教科书上的直尺图做出了修改,通过填空让学生对7以内的数序有更深刻地体会,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推理、猜测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师:1与3之间填几?为什么填2?最后两个应该填几?
师:我们一起把这几个数字读一读,倒过来会读吗?
师:1的后面是几?像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提吗?指明提问回答,同桌互提互答。
四、比较
5、
6、7的大小
出示点子图(幻灯片出示)
师:这三幅点子图分别用什么数字表示?你使用什么方法数出图中的点数的?
师: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
要求每个学生独思考记录,再小组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
要求学生写在田字格上,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小组汇报,7>
6、7>
5、6>
5、5<
6、5<
7、6<7
表扬写的最完整的小组
(对教科书上的填空我做了修改,让学生任意选数比较,可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思考空间,但一年级的学生思考能力毕竟有限,在这里我就选择了让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这样的小组学习形式,经过长时间学习,学生思考问题会逐渐全面起来,也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好处。)
五、
6、7的序数意义
1、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如果对了,大家故障表扬他们;如果错了,举手告诉老师他们错在哪里?)
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后面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节课上到这个时候已经比较疲惫了,这里穿插一个游戏,可以有效的调节学生的学习强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重新“活”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了解
6、7的序数意义。)
2、出示金鱼图,学生看教科书第44页
学生口头回答
一共有几个瓶子,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有6条金鱼的是第几瓶,第7瓶有几条金鱼。
师:像这样的问题你会提吗?指名提问,回答。同桌互问互答。
奖励回答较好的学生。
完成教科书上的填空。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18、2020版数学新优化浙江大一轮试题: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考点规范练18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28、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五章 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课时规范练26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9.7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34、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课时规范练31 Word版含答案
11、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二章 函数 课时规范练11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8.5 空间向量及其应用、空间角与距离
37、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七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课时规范练34 Word版含答案
21、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课件: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4.5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9.4 双曲线及其性质
22、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课时规范练21 Word版含答案
06、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二章 函数 课时规范练6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9.5 抛物线及其性质
08、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课件:第二章 函数 2.4
17、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课件: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4.1
17、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课时规范练16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6.1 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
10、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二章 函数 课时规范练10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8.2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7.2 基本不等式
2020版高考数学北京版大一轮精准复习课件:9.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09、2020版数学新优化浙江大一轮试题:第二章 函数 考点规范练9 Word版含答案
14、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课件: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23、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课时规范练22 Word版含答案
51、2020版数学新优化浙江大一轮试题:第十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点规范练51 Word版含答案
H、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单元质检卷8(B) Word版含答案
43、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高考大题专项4 Word版含答案
51、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十一章 概率 高考大题专项6 Word版含答案
19、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课时规范练18 Word版含答案
48、2020版人教A版数学新优化大一轮试题:第十一章 概率 课时规范练51 Word版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