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玩具》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玩具》

《玩具》

2013-06-14 收藏

《玩具》--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

第三教时 玩具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玩一玩,数一数

1.四人小组活动

师:小组内说说你们组的玩具是什么?有多少?指定2~3个小组汇报。

师:听听他们组里的玩具与你们小组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看到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数学,也想和你们一样地数一数,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图中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吗?

你能在图中找出数量是2的物体吗?

3.小组活动

(1)师:在小组内说说数量是3、4、5的物体,看谁发现得多?能找到与别人不同的物体吗?

小组汇报:哪一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

(1) 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中1~5的物体

学生说,教师则分别写出:

1、2、3、4、5。

(3)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看看大家能摆出什么图形,摆得好的同学可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

倾听他人的想法。

观察主题图,按要求寻找有关的数学信息。

生1:一洋娃娃,一辆红汽车,一辆公共汽车……

生2:2个朋友,2辆小汽车,2个黄色的积木……

学生自由说,教师参与巡视。

各组说一说自己发现。

生:3个花皮球,4辆汽车,5个积木,花皮球有5种颜色……

生:我发现图上有一个洋娃娃,两个小朋友,三个花皮球,四辆汽五个积木。

学生发挥想象,先独立摆出自己的图形,在全班展示。

通过四人小组在玩中数一数,说一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不仅认识1~5各数,初步感知数量是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并且体会到了游戏中也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

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给予积极的鼓励。

在这一环节将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发现,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奠定基础,摆小棒使学生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实现由形——数——形的认识过程。)

二、想一想,写一写

1.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1~5各数。说一说1、2、3、4、5像什么

师:好,大家来听听我这首儿歌说得像不像:

1像铅笔细长条,

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能听话,

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买菜。

请学生跟着读两遍。

师:记住了数字朋友的样子,我们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2.介绍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说明:田字格分为左半格和右半格,每一个半格里又分成上格和下格。通常一个数字写在一个半格里。

教学分别说明1、2、3、4、5的书写要点,并进行示范。

1的书写要点:从右上角起笔,往左下角,写直收笔,注意要写直,像一支斜放的铅笔。

2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的中间起笔,向右上写,再拐弯往左下角拉,向右下格写平。注意:小鸭子的头不宜过大,小鸭子的身体要写平。

3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的中间起笔,写半个圆到中线,再往下写半个圆,到下半格中间止笔。注意:上半圆稍小,下半圆稍大,不要写反了。

4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起笔写过中线,往右写平,再写一个1,由两笔组成。注意:第二笔要像一支斜放的铅笔。

5的书写要点:由两笔组成,从上半格起笔写到中线后写一个半圆,再在第一笔的上半部分起写第二笔。注意:第一笔中的一竖要过中线,第二笔不能写在第一笔的最上面。

3.教师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数的特点,也可制成课件,把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演示清楚。

4.请学生边看老师示范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5.在教科书第6页上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书写格式。

6.小比赛:每个孩子在本子上写1~5各两个,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展示给大家看。

生:1像铅笔、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红旗,5像秤钩。

读绕口令,并记一记,帮助记忆数字。

学写数字:

1. 认识田字格;

2. 看老师示范并指出书写要点;

3. 说说书写要点;

4. 老师示范书写;

5. 书空写数字;

6. 独立试着书写;

7. 书写评析

通过儿童喜爱的儿歌来记忆1~5各数的特点,帮助建立表象,形成感性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是第一次书写数字,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尽管有孩子在学前已有一些尝试,但老师仍然需要详细指导学生书写,让他们知道从哪里起笔,怎么拐弯,如何收笔,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和在格子中的布局。

抓住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设计小比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使枯燥的写数练习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三、比一比,练一练

1.课后练习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

(出示小动物火车)

(1)问:小火车上有几个小动物? 你是怎样知识的?(数了来的,有5节车厢就有5个小动物。)

(2)对照车厢填出第 节。

(3)问:小松鼠在第几节?

(4)第5节是谁?

(5)小猴的前面有几个小动物?

(6)小老虎的后面有几个小动物?

(7)大象的前面和后面是谁?

2.摆一摆,说一说。

(1)请学生拿出4个圆片,并把这四个圆片分成两堆,问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

(2)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同桌同学一起分一分,说一说。再汇报交流:你能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① 理解题意

生:数出来的,有5节车厢就有5个小动物。

② 有序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 交流讨论

拿出学具,按要求操作,摆出不同的分法。

小结:从小朋友分圆片中可以看出4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

数学语言的训练。

通过几个设问,解决学生对基数和序数联系与区别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前”与“后”的概念,孕育“相邻”的概念。

这一练习环节是教科书中没有的,但数的分与合对加减法的理解有较大的帮助,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渗透了数的组成和分解,为口算奠定了基础,但不要求这生死记硬背,只是渗透一些思想和方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