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胖瘦不同体型在雨中行走的最佳策略_生活中数学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胖瘦不同...
首页>数学杂谈>生活中数学>生活中的数...

生活中的数学:胖瘦不同体型在雨中行走的最佳策略

2016-03-28 收藏

这几年,许多老师开始尝试“翻转教室”这项新观念——藉由学生在家中看教学影片,老师得以从一成不变的讲课中释放,在课堂上跟学生有更多的互动、讨论,实践真正的因材施教。论语里一则关于因材施教的故事:

某天,子路跟冉有先后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

“听到一个好的道理,就要立刻去实践吗?”

孔子回答子路,别急,你该先想到家里还有父亲与兄长;但却对冉有说,当然,听到就该去实践。在一旁的公西华听了很纳闷,问老师为什么给子路和冉有不同的答案。

孔子说:

“冉有个性保守,我要鼓励他更积极;相反地,子路已经够积极了,我得拉他一拉。”《论语.先进》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告诉他们不同的答案,才是最理想的老师。

两个徒弟拿伞

走了半天,大和尚一行人总算来到个小聚落,聚落里的人生活很清苦,没什么能布施给他们的,大和尚跟徒弟在聚落里的祠堂睡了一晚,隔天一早即动身前往下一个村落。虽然肚子还很饿,但至少天气放晴了,大雨清洗过的草原,翠意盎然,光是看着,就令人比昨天更精神抖擞。然而好景不常,才离开祠堂没一刻钟,乌云彷佛像发现自己睡过头了,迅速从后方赶上,稀哩哗啦地又是一阵大雨。更糟糕的是,背行囊的胖徒弟出发时看到天气好,不小心将伞留在祠堂里。大和尚一行人躲在路旁的草棚底下避雨,讨论该怎么办。

“我比较瘦,跑得比较快,不如师父跟大家在这里等着,我回去拿伞。”

一位体态单薄的瘦徒弟自告奋勇,大和尚担心他感冒,但也想不到别的方法,只好目测一下他的身形,再看看棚子外的雨势,掐指算了算。大伙儿送瘦徒弟出发时,最机灵的小徒弟听见大和尚对瘦徒弟说:

“你现在回去,雨会从你身后打来。要是雨势斜到……度,你就全力冲刺,不然,以……的速度走慢一点,比较不会淋湿。”

雨声盖住了大和尚的话,小徒弟听得不是很清楚。过了半响,瘦徒弟还没回来,坐成一圈的大伙儿开始担心起他会不会迷路。胖徒弟霍地站了起来

“我去找他好了。”

“你?不要好了,你那么胖,跑不快,表面积又大,会淋到特别多的雨,等会感冒了。”

“伞是我保管的,本来就该我去找回来才是。”

现在才想到,谁叫你早上只顾着吃。小徒弟心里嘀咕着,但同门师兄弟一场,不好意思说出来。

“好吧,那就麻烦你走一遭,看看他到底去哪里了。”

大和尚又掐指计算了一会儿,接着说

“你随时注意雨势,根据雨打下来的角度,调整你的最佳速度为……。”

大和尚用手杖在地上写了一道复杂的式子,胖徒弟把式子抄在手上,作势吞掉。

那是上台前写“人”避免紧张的吧。小徒弟又想吐槽他,等到胖徒弟跑出去后,他才问大和尚:

“师父,同样都是在雨天里奔跑,为什么你给了一道最佳速率的式子给胖师兄,但告诉瘦师兄的却是‘要嘛全力跑,不然慢慢跑’呢?”

“因材施教,他们俩个嘛,身材不同。”

大和尚露出微笑,他回答:

“在雨中行走,我们常以为全力奔跑,降低在雨中停留的时间,可以淋到最少的雨。但事实上,跑得越快,雨势相对会变得更水平,身体受雨的面积因此增加,脸上、胸膛,都会被雨淋到。因为‘被淋到的雨’同时跟‘雨中停留时间’和‘身体受雨面积’都成正比,最小化前者,却大幅增加了后者,反而不一定是最佳结果。”

大和尚又拿起手杖,在湿掉的泥土地上画了个图形。

 

制图/赖以威

 

“瘦徒儿的身高h,身宽w,他的侧面可以用一个长方形来近似。假设雨势跟水平夹角是φ,瘦徒儿奔跑的速度是vr,那么,单位时间内,长方形的高所受到的雨势是:h∙(vr -u∙cosϕ)/vr

长方形的宽被雨淋到的量则是:(w∙u∙sinϕ)/vr

两个相加,整理后得到:h+u(w∙sinϕ-h∙cosϕ)/vr

从这个式子里可以看到,要是w∙sinϕ-h∙cosϕ>0,表示第二项是正的,这时候提升vr跑越快越好,因为第二项会减少。但要是 w∙sinϕ-h∙cosϕ<0,则跑太快,反而第二项负的会变小,表示会淋到更多雨。这时,最佳策略就是‘像风一样’,保持同等于雨势水平分量的奔跑速度,抵消雨的水平速度。这么一来,只有头顶、肩膀、以瘦徒儿的高鼻子会湿。这么一说,他倒是很像那个香港艺人,唱《风一样的男子》的……”

大和尚自己傻笑了起来。

数学无所不在

小徒弟不理师父无聊的笑点,蹲下来低头钻研泥土上的画。除了长方形之外,师父还画了另一个椭圆形的人,那应该就是胖师兄吧,可是,这两者之间有甚么差异呢?站着的大和尚回答,一句句解释从小徒弟头上落下来:

“椭圆形的胖徒弟,就算雨是垂直的,他的胸口跟鲔鱼肚都还是会被淋湿哦。”

“原来是近似于身体的几何图形不同啊……”

“是啊,假设胖徒儿的身材是一个椭圆形,用方程式表示为:x2/a2 +y2/c2 =1

其他的计算方式就差不多,一样算出他的表面积在不同奔跑速度影响下,被雨淋到的份量,再利用微分取极值。可以得到:ve=u∙cosϕ+(a/c) 2∙tanϕ∙u∙sinϕ这样的结果。有趣的是啊……”

大和尚讲得兴起,不管在一旁开始推导的小徒弟,或早就被催眠到睡着的其他徒儿,自顾自地说下去,“这式子告诉我们,要是胖徒儿的肚子越大,个头越小,就得跑得更快。这难道是上天对体型的歧视吗……”

过了大半刻,好不容易雨停了,胖徒弟跟瘦徒弟才一起回来。当他们的身影同时出现在草棚前时,还在算微分的小徒弟抬头一看,背对阳光的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个10。小徒弟顿然领悟,数学这东西,真是无所不在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