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收藏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弄清相同数位的数相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4=50+( ) 68=8+( )
师: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口算(说出计算过程)
30+(7-2)= 70-40+5=
3.回答问题:结合36+2和36+20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怎样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现在老师把36+2和36+20改变成36-2和36-20(边说边板书:36-2 36-20),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题怎样计算.
师:首先学习36-2,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
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
2.教学:36-2=____
师:请同学们拿出36根小棒,去掉2根.(学生动手操作)看看还剩多少根?同桌的同学一边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从36根小棒中去掉2根,先从6根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整捆的没有变还是30根,把30根和4根合起来是34根)
师:结合操作过程,我们看36-2应该先算6减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再用30加4得34.
板书:
口算练习:(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57-4= 38-5= 96-1=
25-3= 77-2= 49-7=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36-20,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减整十数.
3.教学:36-20=____
师:请同学们按下面的程序自学:
(1)摆:拿出36根小棒,去掉20根,还剩多少根?
(2)想:为什么从3捆里去掉2捆?(要减的是整十数,所以先从整捆的小棒中去掉2捆也就是20根,还剩16根)
(3)算: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先算30减2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再算10加6得16)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口算练习:(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69-40= 38-10= 96-60=
42-30= 66-40= 81-50=
4.引导学生对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们讨论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人一组,下面开始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相同的地方:都是先把被减数分成30和6.
不同的地方:
减2时,要先从个位数里减;
减20时,要先从十位数里减.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大家看个位上的数相减,都够减吗?这叫做不退位减法.以后还要学习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师:计算时,要弄清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减后,还要和整十数相加?两位数减整十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减后,还要和个位数相加?(教师用手指着相应的例题,讲慢些,注意语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
2.口算.
57-6 88-4 49-7 38-20 95-60 65-30
3.对比练习.
68-4 99-7 75-4
68-40 99-70 75-40
32-2 57-5 94-3
32-20 57-50 94-30
4.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挂3个信箱,分别写着编号:25,42,50.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口算卡片.游戏开始,教师宣布:“请同学们往25号信箱里送信.”学生根据手中卡片上题目的得数(如果得25)就把卡片送到25号信箱里,都送了再检验送得是否正确,送错的及时纠正.
23+2 2+40 30+20 27-2
70-20 32+10 90-40 1+24
5+20 49-7 55-5 22+20
10+40 30+12 80-30 41+1
60-10 82-40
5.发散思维练习.
想一想:方框里能填几?
(1)4□-1=________ (2)□6-20=________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复习准备设计的3道题,为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做了必要的铺垫.通过把36+2和36+20改变成36-2和36-20,利用知识的迁移,自然、简捷地导入新课.
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采取边学边练的教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摆、想、算、比等具体形象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两种题在算法上的相同与不同,明确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很快掌握了口算方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注意了紧扣新知识点适时地归纳小结,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思维逐渐条理化,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练习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尤其是发散思维练习,使学生灵活掌握新知识.
上海市静安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初三二模试题数学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模拟试卷精选精练
上海市松江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二模试题数学
上海市闸北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试题数学
上海市浦东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部分区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
2013年中考真题山东威海市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图片)
2013年中考真题浙江湖州市社会思品试题及答案(高清图片)
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二模试题数学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分类汇编
上海市金山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徐汇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中考试题预测数学试题
2013年中考真题四川省宜宾市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图片)
各地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邢台08中考二模试题——数学
上海市杨浦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真题江苏苏州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图片)
2009年上海市宝山区一模试题-数学
2013年中考真题江苏扬州市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图片)
2014北京市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分类
初三年级“一模诊断”数学强化训练100题
上海市长宁区2010中考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试题汇总
中考数学复习名师指导:基础选择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