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5
收藏
一、数与式
典型题目:
1. 计算:(1)
(2)( + ++ )(1+ + ++ )
-(1+ + ++ )( + ++ )
2. 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
3. 已知 依据上述规律,则 .
4.(1)刘谦的魔术表演风靡全国,小明也学起了刘谦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a,b)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2+b-1,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32+(-2)-1=6.现将实数对(m,-2m)放入其中,得到实数2,则m =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 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
按照以上变换有: 那么 等于( )
A. B. C. D.
5.(1)化简: =_______ ;
(2) 若x2-2y+6x+10+y2=0,则 =__________;
(3)设 ,则 ________.
6.(1)如果式子 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的结果为( )
A. B. C. D.
(2) 已知 ,则 的值为 ( )
A. B. C. D.
(3)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长分别为 ,以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矩形 ,然后再以矩形 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菱形 ,,如此下去.则得到四边形 的面积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若 ( )
A. B.-2 C. D.
2. 已知a-b=b-c= ,a2+b2+c2=1则ab+bc+ca的值等于( )
A. B. C. D.
3.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 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13 = 3+10 B.25 = 9+16
C.36 = 15+21 D.49 = 18+31
4.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 就是完全对称式.下列三个代数式:① ;② ;③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5.已知Rt△ABC中,AC=3,BC= 4,过直角顶点C作CA1AB,垂足为A1,再过A1作A1C1BC,垂足为C1,过C1作C1A2AB,垂足为A2,再过A2作A2C2BC,垂足为C2,,这样一直做下去,得到了一组线段CA1,A1C1, ,,
则CA1= , .
6.已知 , .
7. 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
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
分别在直线 (k0)和x轴上,已知
点B1(1,1),B2(3,2), 则Bn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整数乘法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上:《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新课标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五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5 教案
数学公式正方形定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策略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教案
小学五年级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 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下: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下: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案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二次函数基本形式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下:分数的意义练习 教案
数学公式之人民币时间单位(1)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2
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数学百科知识专题: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
数学公式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判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