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收藏
8、9的加减法
8、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56、57页及第61页的7-10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2、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1、 课本第56页的情景图的课件。2、学具一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 口算。
2+2= 1+2= 6-5= 7-3= 2+3= 3+4=
5-5= 5+0= 0-0= 7-1= 7-6= 0+4=
2、 数的组成训练。
二、 新课引入
1、 教师谈话。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今天继续学习8、9的加减法。
2、 板书课题。
三、 学习新知。
1、“一图四式”的学习。
(1)出示课本的插图,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几个算式?你怎么想的?
师:四人小组合作,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互相补充。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板书:6+2= 2+6= 8-2= 8-6=
师:这四个算式是怎么来,谁来说?
(3)先让学生计算6+2= 2+6= 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8-2=6 8-6=2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2、学习第57页的“摆一摆”
(1) 屏幕上出示“摆一摆”情景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什么?
(2)动手“摆一摆”,摆完交流自己摆的过程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想一想”
3、照例题举例。边摆学具边说算式。
四、 巩固练习。
1、第61页的7、8、9题
2、卡片游戏。第10题
五、 全课小结。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课件ppt
5.2视图(1)ppt课件
5.1投影(1)ppt课件
2014北师大九年级上2.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
4.8图形的位似(2)ppt课件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ppt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4.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课件ppt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课件ppt
5.2视图(2)ppt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上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2)课件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ppt课件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课件ppt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判定课件ppt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4.3相似多边形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3.2用频率估计概率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4.1成比例线段课件ppt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ppt课件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2)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ppt课件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上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ppt
2014北师大九年级上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