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的认识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l~5的认识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l~5的认识

l~5的认识

2013-06-13 收藏

l~5的认识

l~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l~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l~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图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活动反馈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五、全课小结(略)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初步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并会认l~5这几个数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学生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正确而生动地描述出图中的人和物,但不能进行有顺序的表述。

学生的创造力较强,在此活动中有的用圆片表示数,有的用数字卡,有的用手势,达到了预期目标。

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能够说出数字2的来源,以此类推3、4、5的来源也能表述出,从而很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能够举出生活中不同的例子,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由于刚才逐步感知了数的顺序,所以学生能够准确答出。

这个活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