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收藏
教学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及它们初步应用.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
3.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联系;
难点是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的性质、判定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知识结构的教学,学习正方形的知识.
1.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活动教具演示平行四边形演变成矩形、菱形的过程,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图.(画出图4-50(a)中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及箭头)
2.类比联想,用运动方式得出正方形的定义.
问:既然矩形、菱形都能由平行四边形运动变化得到,那么正方形呢?
启发学生将小学熟悉的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作比较,用教具演示出平行四边形形成正方形的过程,同时归纳出正方形的定义.教师板书定义并画出图4-50中的正方形及箭头①.
3.完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结构.
(1)师生共同分析正方形定义的三个要点: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③有一组邻边相等.
(2)对比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定义,得出它们的联系:
①由正方形定义①,②条件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画出图中的箭头②及正方形集合A5和矩形集合A1)
②由正方形定义的①,③条件可知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画出图4-50中的箭头③及菱形集合A2)
③由正方形的定义的所有条件可知,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画出图4-50中的集合A3)
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画出图4-50(b)中四边形集合A4)
而且从以上过程可知,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集合A2与A1的公共部分)
4.从整体知识结构出发,研究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1)正方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由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得知: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让学生复习矩形和菱形的性质,从而得到正方形的性质.
①边:四边都相等.(性质定理1)
②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性质定理2)
(2)正方形的判定.
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正方形的三类判定方法:
①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判定它是正方形;(图4-50(a)中箭头①)
②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又是菱形;(图4-50(a)中箭头②)
③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又是矩形.(图4-50(a)中箭头③)
(3)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不是正方形的补充什么条件能让它成为正方形?
①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⑤对角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二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法(6)
高中数学最全公式口诀(3)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解法汇总
高考数学公式记忆顺口溜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法(7)
高中数学函数公式总结
2017中考数学解题技巧:选择题解法汇总(4)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法(4)
高中数学最全公式口诀(2)
2017中考数学备考:压轴题解法总汇(2)
2017年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四大题型
2017中考数学备考:应试实战要领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解法汇总(2)
小学数学必考50道经典应用题及分析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法(5)
2017中考数学解题技巧:选择题解法汇总
2017中考数学备考:应试实战要领(3)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之二:选择题解法汇总(3)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法
2017年中考数学备考:几何题解法总汇(3)
中考数学备考:应试实战要领(6)
打造个性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7中考数学备考:压轴题解法总汇(4)
谈高效高中数学课堂
2017高中数学必用知识点全攻略(2)
谈高中数学教学的体会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最全公式口诀(4)
中考数学如何才能选择题满分
2017高中数学必用知识点全攻略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