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10的加减》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
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四课时 教
数学一上:《实践活动(一)》
数学一上:《认识11~20各数》
《比多少》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课时
一上数学:《绿地》
数学一上:《分类比较》第一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9、10》
数学一上:《加法和减法(一)》
一上数学:《添加》
一上数学:《小胖过生日》
数学一上:《8、9的分与合》
数学一上:《认识6、7、8》
《7、6加几》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三课时
数学一上:《分类》
《8、9加减法》
数学一上:《学看钟表》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第一课时
《10加几,十几加几》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
数学一上:《位置与顺序》第2课时
《8加几》
一上数学:《秋游》
数学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第7、8课时
数学一上:《认识图形》
《比大小、轻重》
《20以内的加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