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1
收藏
练习一(1)
第二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2--.2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1~5-8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1)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9个十是( ).
3)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组题,今天这一堂我们将来做一做练习,复习一下有关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一8
( 1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 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组织学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数.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一(1)
四.教学后记:
第二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2--.2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6~14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复习.
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练习一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练习一7
出示第7题.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练习一9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练习一10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练习一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练习一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练习一13.14.
了解图意.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人教课标版六下《用比例解决问题》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六下《数的认识总复习》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六下《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六下《正反比例应用题》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flash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整理和复习》ppt课件4
人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PPT课件8
人教课标版六下《数与代数――整数和小数应用题》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六下《负数》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整理和复习》ppt课件3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整理和复习》ppt课件1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PPT课件
仙降镇中心小学六下《原式和方程》总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应用》ppt课件2
新人教版六下《圆柱的认识》flash课件2
人教课标版六下《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应用》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六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六下《解比例》PPT课件3
人教课标版六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ppt课件2
新人教版六下《复习立体图形》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数的整除练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PPT课件7
人教课标版六下《正反比例的比较》ppt课件3
新人教版六下《圆柱的表面积》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六下《数的整除整理与复习》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PPT课件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