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0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卡片出示):
8+5 = 7+8 = 7+6 = 15-9 =
6+8 = 5+7 = 5+9 = 13-9 =
18-9 = 14-9 = 17-9 = 16-9 =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 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 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 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 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 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 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 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 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 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 鱼。
……
6、 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 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 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高考数学不等式复习测试题2
08届高三理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考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试题汇编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汇编
高考数学三角形专题练习
高考数学数列专题练习
08届吉林省高考数学第五次模拟考试1
08届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综合练习1
08届高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高考数学法向量在立几中的应用测试2
高考数学集合简易逻辑复习测试题
高考数学不等式复习测试题
08届高考数学(文理科)模拟卷3
08届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训练题
高考数学直线与圆试题分类2
08届高考数学(文理科)模拟卷1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试题汇编
高考数学导数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分类选编
高考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基础训练
08届吉林省高考数学第五次模拟考试2
高考数学直线与圆试题分类1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试题1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试题汇编
08届高考数学江西省第五次月考试卷
08届高考文科数学一模考试试题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试题2
08届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
08届高考数学高三复习考试试题
08届高考数学复习试题精选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