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9
收藏
高矮的比较高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 16 页“高矮”, 17 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
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 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 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
3、 同桌比较绳子。
4、 指导学生完成第 17 页练一练的第 1 、 2 题。
5、 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最后出示结果。
四、 思考题,蚂蚁走路。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高矮,你们学到了什么?
比较高矮的方法。比较厚薄的方法等。
六、作业
回家跟妈妈比较,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
8.2幂的乘方与积的运算课件(共16张PPT)
苏科版七上1.1生活数学课件(张贵良老师)
苏科版七上2.2数轴课件
苏科版七上2.6有理数的乘方(2)课件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调查课件(共25张PPT)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15张PPT)
苏科版七上第二章复习课件
苏科版七上3.1字母表示数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8.2积的乘方课件(共25张PPT)
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12张PPT)
苏科版七上2.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1)课件
第八章数学活动生活中的“较大数与“较小数”课件
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25张PPT)
8.2幂的乘方与积的运算之幂的乘方课件+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说课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2份)
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课课件(共20张PPT)
苏科版七上3.2代数式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8.2幂的乘方(1)课件(共14张PPT)
苏科版七上2.5有理数的乘法(2)课件
苏科版七上1.1生活数学课件
7.4认识三角形(2)课件(共41张PPT)
苏科版七上2.3绝对值与相反数课件
苏科版七上2.3绝对值课件
8.3同底数幂的除法(3)课件(共24张PPT)
9.4乘法公式之完全平方公式课件(共17张PPT)
苏科版七上2.1比零小的数课件
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件(共16张PPT)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17张PPT)
7.4认识三角形课件(共25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