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1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⒈ 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比较,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⒉ 能在具体的游戏中,通过认真的观察及相应地记录数据,辨别游戏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⒊ 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会用数据、图表、描述等方式表达观察的结果。
⒋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相应的统计表格;一个转盘;每小组桌上有一个袋子,放5个红球和1个黄球;桌面上再放4个黄球;两人一组准备10张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都爱玩游戏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个游戏:一个是抛硬币,一个是摸球,还有一个是摸牌,你想玩什么游戏呢?(让学生自由说说)那这样,究竟玩哪个游戏,转盘说了算。
1、出示转盘
说明: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玩抛硬币,指针指向蓝色区域玩摸球,指针指向白色区域玩摸牌。你认为玩什么游戏的可能性大?说说你的理由。
2、转动转盘,确定游戏。
二、认识游戏公平性原理
⒈ 第一次摸球
谈话:那我们就先来玩摸球游戏吧。
(1)师出示一个纸箱子,(里面装着5个红球和1个黄球。)
师:瞧,老师带来一个纸箱子,里面装有一些黄球和一些红球,一共6个。咱们就用这6个球进行摸球游戏,不过摸球游戏大家三年级时就玩过了,这一次我们加点竞赛的成分,根据这样的游戏规则开始游戏(幻灯片逐步出示)
1箱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共6个,2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3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4一共摸20次。
提问:同意这样的游戏规则吗?
预设A、不同意的(有学生有疑问)
师:(指名)你想说什么吗?(指出球的多少不清楚,如果*球多,那么*球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生赢的可能性也就大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两种球不同的组合情况。(如:5红1黄,1红5黄,4红2黄,2红4黄)
师小结:不知道箱子里红球和黄球分别有几个,就不确定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师:(既然大家认为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我们就不把男女生分组,根据摸球次数来定输赢了。老师想请你们)根据摸球的结果猜出箱子里两种颜色的球可能是多少个?
预设B、都同意(没有意见)
师:你能否先预测一下结果?(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师:下面我们来分分工。老师负责拿好纸箱子,请4位同学上来摸球,其余同学负责将摸球的结果记录在书本79页上面的表格里。
(幻灯片出示记录表)书本79页上面的表格
摸球结果记录表
摸到红球的次数 共( )次
摸到黄球的次数 共( )次
注意:不能偷看,每次摸球先用手搅拌一下。
(3)观察游戏结果,红球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黄球。
师:大家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回答)
生1:红球比黄球多。
生2:可能有5个红球、1个黄球。
生3:可能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
师(将木箱子中的5个红球和1个黄球拿出来给学生看):这里面的确是红球的个数比黄球多,看,有5个红球,1个黄球。想一想,如果按照开始的规则组织游戏,肯定是谁赢的可能性大?(生:女生。)
师:说说为什么?
强调:因为红球比黄球多,所以每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
2、理解游戏的公平性
师:如果根据刚才的摸球情况确定女生赢,你们觉得公平吗?
生:不公平的!
师:那你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就使游戏公平了呢?
(学生讨论交流)
方法一:加4个黄球
方法二:拿掉4个红球
方法三:拿掉1个红球,加3个黄球
师:比较以上几种方法,你能概括一下吗?
生:只要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这个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师(板书:红球 = 黄球):红球和黄球个数同样多时,每次任意摸一个球,两种球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师(板书:可能性相等):那么这个游戏规则就是(生齐答)公平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贴出课题)
3、第二次摸球
(1)师:现在游戏规则公平了吗?那我们再进行一次比赛吧,同意比赛了吗?听好要求(出示幻灯片)
抽象函数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高三数学函数的极限2
根式不等式的解法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
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高三数学辅导讲座函数
高三第一轮复习——导数的应用
高三第一轮复习——概率
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
高中数学第三册第四章第二节复数对应的点集
复数乘除法的几何意义的应用1
复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复数乘除法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高中数学第三册第三章第八节函数复习
点关于点对称
高三第一轮复习——函数的连续性
高三一轮统考试卷及讲评
等差数列的有关极值问题
高三数学极限的四则运算
复合函数的导数
第2轮第一讲集合与简易逻辑
概率与统计
复数复习课
复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第一课时
抽样方法
高三第一轮复习——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高三数学函数
高中数学第三册第二章第二节数列的极限
复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