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9
收藏
还缺几个
还缺几个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海版)第一学期P30
认知目标:
1、通过补充,会求缺少的加数。
2、会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情节,并解答。
能力目标:
1、还缺几个可以继续往前数,也可以对和进行分拆。
2、培养学生看图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通过补充求缺少的加数。
教学难点: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的情节,并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设计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认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数学课程给学生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时间操作的机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将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在本课设计中,我尽量遵循二期课改理念,体现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点,从一下几方面考虑:
1、基于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教学。
学生学习新知,首先必须具备接纳新知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在学习新知前,要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经验,为学新知作准备。因此课伊始,我设计了“上超市”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活动中做好学习的准备,并一次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2、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教室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在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展现生活情景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本课中,我分别设计了“小亚和乐乐在干什么”和“小猫过生日”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3、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进行教学。
新课标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计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探索数学,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为体的能力。在本课中我设计了“鱼缸里还缺几条鱼”、“乘车游戏”等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本课中,我尽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以此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1、出示情景1
1、说说你看到什么?
2、根据编的故事列算式。
展开
1、继续往前数。
(1)出示P30
(1)图,小亚和欢欢在干什么?
(2)列算式。
(4)媒体演示小亚的方法,验证。
2、分拆。
(1)出示情景2
(2)巡视指导。
(4)巡视指导。
(1)指名口述。
(2)你怎样想?小组里说一说。
(3)交流。
(5)试一试:3+ =8
5+ =8 6+ =8
(1)说故事。
(2)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
(4)让我试一试:
+5=7 +7=9
应用
1、出示P30
(3)图
(1)用你喜欢的方法做。
(2)交流。
5、生活中你遇到过“还缺几个”的问题吗?(教师适时帮助。)
(1)练习。
2、做“猜一猜”的游戏。
3、做“乘车游戏”。
4、鱼缸里还缺几条鱼?
5、生找,小组交流。
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指名交流。
四年级数学商的变化规律4
四年级数学垂直课件
四年级数学亿以内读写法的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4
四年级数学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1
四年级数学乘法课件2
四年级数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2
四年级数学小数除法2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1
四年级数学乘法课件1
四年级数学天平游戏
四年级数学小数除法4
四年级数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1
四年级数学旋转与角
四年级数学求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文具店
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2
四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三位数
四年级数学节日礼物1
四年级数学手拉手
四年级数学平移与平行
四年级数学节日礼物2
四年级数学小数除法3
四年级数学小数除法1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2
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1
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6
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
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
四年级数学游戏公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