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6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 ,等号左边是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在分母上,且x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kx(k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k0)还可以写成 (k0)或xy=k(k0)的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16年秋期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及答案:中位数和众数
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与方程巩固练习及答案
平均数同步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八年级上册数学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后练习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试题: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重点测试题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015—2016学年初二秋季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15-16年秋期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秋季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2015年)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2015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几何图形分类
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总结:有理数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数学基础检测试题(第五单元)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初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5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关平方根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2015精选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角的种类
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三单元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练习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精选)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单元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练习
三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及答案:精选初二上册数学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因式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试题:分式的运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