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
收藏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教师的巧引妙问中,在学生的充分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1.步步紧扣,引导学生做数学。
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本节课正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实践探究,学生才对这一内容有了本质的理解。
(1)在动手实践中做数学。
学生在第一次动手实践之前,对于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情况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具体、准确概念的,因此当学生发现了矛盾冲突时,就产生了对问题思考的欲望。就像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三条线段,怎么有的围不成三角形呢,有了这样的问题做基础,学生接下来的动手操作目的性就更强了。
(2)在合作交流中做数学。
有分享,就有快乐;有合作,就有火花。的确,本节课,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交流、思考、探究。学生的思维被真正地激发了。
2.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本节课尤为突出的是教师的评价语言。本课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判断和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总结,而是对学生的思考进行点拨、引导。
当学生在小组合作之后,大多数同学都有所发现时,老师说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在刚才的合作交流中,同学们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合作能力,还有许多的发现。
当学生操作到位,思考角度合理准确时,老师说这组同学,能够把两边合在一起,跟第三边去比较,发现了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也找到了围不成三角形的原因,真会思考!
当学生的叙述发生偏差,不够准确时,老师及时引导、纠正老师还请同学们注意,我们是用三条线段来围三角形,只有围成了三角形,我们才能把它们称之为边。
教师语言准确、富于引导和启发。恰当的纠正和评价,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有序。同时,作为女教师,语言激情洋溢,并且简练,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准确演示,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克服实验方法、水平的限制,准确地看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是认知难点,有的学生对此虽然表示赞同,但并不确切理解原因。在这时,教师进行电脑演示,通过边围边放大,使学生从直观上突破这一难点。
4.巧妙设问,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
看,一个反例就说明我们的发现不够准确,换句话说不够严密。怎样补充才能使它更加严密呢?
对比着思考,又有怎样的发现?
在这看似不经意间,数学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渗透。
2017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考前专题试题16学期
2017年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练习(预测)
2014年甘肃临夏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数学复习练习题(第一轮)
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练习2017年(附答案)
2013山东德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精编
2017中考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点线面角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及答案2017
2017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函数与图像
2017最新数学模拟考试及答案
必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运算律》练习题(精选)
2013山东滨州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7中考数学试题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题:第一学期
数学中考压轴题及答案2017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练习题(考前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线与角》
2017中考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动态问题
2017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三角形和四边形
2017中考数学冲刺题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后训练题:四年级上册数学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2017
2014年甘肃定西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同步训练(沪教版)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随堂检测题:《繁忙的工地-线和角》
必备的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同步检测题:第一学期
2017中考数学考前必做试题练习
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2017
浙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小数点向右移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