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
收藏
本节课的教学我结合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特进行教学反思。
1、拓展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本课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只出现了一位小数乘整数。在教学中,我增加了两位小数乘整数、带小数乘整数的内容,并在教学新课之前复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这样,在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拓展知识面,完善认知结构。
2、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的优化。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只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我认为,这样达不到计算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这节课中,补充了较多的教学内容,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运用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联系,在充分理解小数乘法意义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避免了学生盲目的选择算法,影响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现象。这样,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帮助学生形成了必要的计算技能。
3、运用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模型。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但要真正地让学生构建完整而真实的数学模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于是,在新课开始前,我让学生在文具店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整数乘法的现实问题。紧接着,我又出示了教材上的主题图,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还存在着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认识,也能形成比较准确的小数乘法的数学模型。同时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枯燥的,也培养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4、适当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计算教学,重在理解意义和掌握算法,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本课教学中,学生在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大多都能说出教材上提供的三种方法,即连加、单位换算、画图。但事实上,这三种方法对于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并不适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参与到学生的算法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计算方法给予引导,让其找出先用乘法计算,再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鼓励他们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高一数学反函数典型例题
广州市七区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试题
2012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高考数学模拟课件第9课时函数的综合应用
(人教B版必修2)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课件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PPT课件
2010年高一数学下学期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三数学数列课件
高一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函数的极值课件
2012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6、不等式
新课标必修5解斜三角形、不等式测试题及答案
甘肃省张掖中学10-11学年高一6月月考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高二期中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理)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课件
沪教版高一数学下课件:直线方程复习(一)
高一数学-数列与等差数列试题
高二数学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2)
湖南省部分中学07年4月高三数学调研联考理科
黄冈中学高考数学易错题精选(二)集合与简易逻辑、极限与复数
高考数学百大经典例题——不等式解法
2010年武汉市高三数学毕业模拟考试题(文科)
高一数学下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圆柱、圆锥、圆台课件
2006级高三数学单元测试题极限、归纳法(理科B卷)解答
广西桂林市2010届高三数学文调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课件
高一数学数列复习1课件
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试题 (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