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长需要提前准备_生活中数学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升初”家长需要提前...
首页>数学杂谈>生活中数学>“小升初”...

“小升初”家长需要提前准备

2015-12-29 收藏

又是一年春来到,"小升初"的时间又将临近。各位家长又开始带着自己的孩子进行各大名校的"巡回检阅"。众所周知,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过渡期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阶段,心态的调整、学法的改变都会关乎初中学业的成败、学生未来的发展,下面针对家长比较关心的话题作简要介绍:

一、2007年"小升初"

北京市在2007年的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明确规定,2007年起,未经市教委批准,各中小学一律不得再举办任何形式的实验班。2007年起,本市将重新审定名校设立的实验班、特色班,对有名无实的学科实验班予以撤销。

北京市教委从去年开始压缩实验班招生人数,根据计划,两到三年内,所有学科实验班将全部取消。有关人士分析,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本市将在今明两年内停止学科实验班招生。

北京市教委有关人士同时表示,小部分学校开展的名副其实的创新实验项目还会保留,比如针对超常儿童开设的实验班,是一种创新实验的探索。

益智学校蒋校长做出以下分析:

1、学校将不会以重点班、实验班招生等名义大张旗鼓的开展招生活动,大多数名校会选择以"校园行"、宣讲活动以及兴趣班招生等名义开展学生的选拔活动,因此学生家长应及时了解所报学校的招生动态,招生时间大约会定在五一前后。

2、就目前的考核情况来看,名校在选择学生时,大致会分为简历投递、面试、笔试三个阶段。出现的新趋势是不光重视数学、英语方面的特长,还对于语言表达、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二、"小升初"题型实例

益智学校蒋校长列举06年几所名校的考试题目:

名校一:

测查一:要求每一位同学做简短的自我介绍

测查二:用英文来回答问题,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目:假如你有一位机器人姐妹或者兄弟,你会有什么想法?你会怎么样做?请简单说明一下。

这类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考察的就是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当然也是对英语口语的侧重考察。

测查三:语文考试。有一个老师站起来问:如果让你们在你们之中选组长,你们会选谁,为什么?这一问题考察的是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一个人的观察能力。

测查四:考家长,让家长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的孩子,总结孩子今天面试的表现。

名校二:

入学资格测试方式:全部为笔试。

语文:①要求考生写出十本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推荐给大家;②选择一首古典七律或绝句想象一个小故事。

数学:①让考生描写一节印象最深的数学课,②让考生对自己最熟悉的奥数内容进行介绍,并编两道此类内容的题,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

英语:要求写一篇作文,并回答一些问题。

蒋校长说以上信息家长可以看到:一方面家长们可以对学生的面试技巧进行指导,以便让孩子能够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家长应该利用剩下的几个星期,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并且,针对各个科目还应有系统的准备:

语文:文章的条理性与创新性并重,希望能够先声夺人的同时也有较为完整的文章结构,应该以记叙文为主。同时加强孩子的课外知识阅读。

数学:题目比较难,应当早作打算。

英语:笔试与口语都很重要,一般面试中都会用到口语,希望孩子尽量做到流畅表达,可以在家或者学校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口语的好坏对于面试来说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三:小学和初中的区别

益智学校蒋校长认为初中较之小学不仅所学知识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而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会使人际环境较以前更为复杂;生理上,初中阶段是他们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时期,是身心急剧变化,充满着各种矛盾的重要时期。

作为家长应该运用恰当、妥善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子女顺利渡过这个生理、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可以积极引导您的孩子充分预习新学期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结构,这样不但可以逐渐适应初中的学习,更可为第一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成绩,也会使您的孩子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也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多与同龄人交流,从思想上、认知上互通有无,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适应初中生活;在假期中,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暑假时间较长,近50天的时间中,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放松,如果开学之初还是保持这样的状态,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容易在思想上松弛、懈怠。所以,家长应该创设条件,让孩子的假期生活既丰富多彩又规律有序,让他们在开学之前,便能走进中学课堂,去感知初中所学的知识与文化,去聆听初中老师的谆谆教诲,去感受初中生活的无穷乐趣,在快乐中学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