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18-127页共3课时本课是第1课。
轴对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现象,又是数学中常用的图形变换的一种,是学习平移和旋转的基础。本课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及它们的性质为下节课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第十一册中P130-132页已学过轴对称的一些知识,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能够找到组合图形的对称轴,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章又学过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初步了解了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所以本节课把轴对称的性质也一起讲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课注重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尊重学生的从特殊到一般数学认知规律和对新事物好奇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身边的轴对称现象,能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
三、目标试设
1. 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识别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并能找出对称轴。
2. 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3.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4.经历观察、探索,研究、发现、验证等过程,加强同伴交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念,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5.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识别及找出它们对称轴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环境和支持
三角板、计算机(同时要能够支持ppt,几何画板和flash软件)、多媒体液晶投影仪等
五、导学流程:
(一)设境激趣,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感知对称
师:播放视频(我为剪纸狂。swf)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教科文组织将中国剪纸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剪纸中存在很多的对称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四章轴对称
设计意图:从剪纸的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提高学习的兴趣。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棒球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