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3)∵x取任何值都有2x20,所以2x2+10,故x的取值为任意实数.
(二)二次根式的简单性质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了解了第一个简单性质
我们知道,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分别记作零的平方根是零。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中,就是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将符号看作开平方求算术平方根的运算,看作将一个数进行平方的运算,而开平方运算和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因而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式成立的条件是a0,提问学生,a可以代表一个代数式吗?
请分析:引导学生答如 时才成立。
时才成立,即a取任意实数时都成立。
我们知道
如果我们把 ,同学们想一想是否就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了.
例1 计算:
分析:这个例题中的四个小题,主要是运用公式 。其中(2)、(3)、(4)题又运用了整式乘除中学习的积的幂的运算性质.结合第(2)小题中的 ,说明 ,这与带分数 。因此,以后遇到 ,应写成 ,而不宜写成 。
例2 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3)1.6; (4)0.35.
例3 把下列各式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
(1)4x2-1; (2)a4-9;
(3)3a2-10; (4)a4-6a2+9.
解:(1)4x2-1
=(2x)2-12
=(2x+1)(2x-1).
(2)a4-9
=(a2)2-32
=(a2+3)(a2-3)
(3)3a2-10
(4)a4-6a2+32
=(a2)2-6a2+32
=(a2-3)2
(三)小结
1.继续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及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2.关于公式 的应用。
(1)经常用于乘法的运算中.
(2)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解决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等方面的问题.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
1.填空
注意第(4)题需有2m0,m0,又需有-3m0,即m0,故m=0.
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分析:通过本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0,b0,且|a||b|.
3.计算
二、作业
教材P.172习题11.1;A组2、3;B组2.
补充作业:
下列各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该式成为二次根式?
分析:要使这些式成为二次根式,只要被开方式是非负数即可,启发学生分析如下:
(1)由-|a-2b|0,得a-2b0,
但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a-2b|0,
|a-2b|=0,即a-2b=0,得a=2b.
(2)由(-m2-1)(m-n)0,-(m2+1)(m-n)0
(m2+1)(m-n)0,又m2+10,
m-n0,即mn.
说明:本题求解较难些,但基本方法仍是由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式)大于或等于零列出不等式.通过本题培养学生对于较复杂的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概念.
三、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说课稿-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填未知加数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观察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用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说课稿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苏教版二年级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期末复习教案
六年级《圆的面积》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连加连减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米和毫米
《方程》第一课说课稿(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北师大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二)
《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2
北师大三上《吃西瓜》说课稿
《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小商店
例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案例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