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遇到实际式子能够判断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2.使学生掌握化简一个二次根式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够把所给的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难点:正确运用化一个二次根式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运算的例子,引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再通过解题实践,总结归纳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0.5m2,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能不能求出它的近似值?
了.这样会给解决实际问题带来方便.
(二)新课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遇到一个二次根式将它化简,为解决问题创
这两个二次根式化简前后有什么不同,这里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被开方数的因数化简后是否是整数了,另一方面被开方数中还有没有开得尽方的因数.
总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是最简二次根式.即: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例1 指出下列根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并说明为什么.
分析:
说明:这里可以向学生说明,前面两小节化简二次根式,就是要求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前面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也都是最简二次根式.
例2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说明:引导学生观察例2题中二次根式的特点,即被开方数是整式或整数,再启发学生总结这类题化简的方法,先将被开方数或被开方式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然后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从而将式子化简.
例3 把下列各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
说明:
1.引导学生观察例题3中二次根式的特点,即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再启发学生总结这类题化简的方法,先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
2.要提问学生
问题,通过这个小题使学生明确如何使用化简中的条件.
通过例2、例3总结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两种情况,并引导学生小结应该注意的问题.
注意:
①化简时,一般需要把被开方数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②当一个式子的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时,一般应该把它化简成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的式子,也就是把它的分母进行有理化.
(三)小结
1.满足什么条件的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2.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主要方法.
(四)练习
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
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六、作业
教材P.187习题11.4;A组1;B组1.
七、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一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
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4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几和第几”教学设计及说明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解读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及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多位数的写法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 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二、比一比(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比一比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比一比 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3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和‘=’”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 计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位置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及说明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 钟 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一数)
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预案及教学实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