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能够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3.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
对比、归纳、总结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难点:理解式子 中的 可以取任意实数,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正确地化简有关的二次根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对比,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求值 、 、 、
求值 、 、 、
结论:当 时, ;
当 时, .
2.求值 、
结论:当 时,式子有意义, ,对于 , 不能为负数.
3.求值 、
结论:当 时, .
问:若根号内这个式子中的底数 ,根式还有意义吗?其值等于什么?
例如, ,其中-2与2互为相反数; ,其中-3与3互为相反数; ,其中 与 互为相反数.
【讲解新课】
提出问题: 等于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猜测、联想,得到结论: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上面公式用最简练的语句表达,并反复提问中差学生,加深其印象,进一步提问:若 时, 能否等于 ,以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例1 化简:
(1) ; (2) .
解:(略).
注: 可看作 ,把 先写为 ;
可看作 ,把 先写为 .
例2 化简: .
分析:底数 是非负数还是负数将直接影响结果,这时要注意条件,由条件 ,可得 .
.
解:(略).
例3 化简下列各式:
(1) ( ); (2) ( );
(3) ( ); (4) ( ).
解:(1)∵
.
.
(2)∵
,即 .
.
(3)∵
,即 .
.
(4)∵ ,
∵ ,即 .
.
注:要从条件出发,判断根号下面式子的底数是非负数还是负数,再根据公式 计算出结果,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也是先写出条件,后进行变形,判断底数的正、负.
在写解题步骤上,尽量完整,以减少失误,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随堂练习
1.求值:
(1) ;(2) ;(3) ( );
(4) ;(5) .
解:(1) .
(2) .
(3) .
(4) .
(5) .
注: ,学生易与 相混淆.
2.化简:
(1) ;(2) ;(3) ;
(4) ( ); (5) ( ).
解:(1) .
(2) .
(3) .
(4) .
(5) .
(三)总结、扩展
对公式 ,一定要在理解在基础上牢固掌握,要准确地运用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关键是对根号内式子的底数的判断.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3中1(2)、(3);2(1)、(2).
(五)板书设计
标 题
1.复习题 4.练习题
2.公式
3.例题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2016二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数学期末测试卷小升初必备
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训练题
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比的认识
最新小升初招生数学模拟试题精编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知识点
高二数学《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学计划范例
2017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数学《常量与变量》学习要点必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207中考名师指点:如何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最新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试卷精编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上册)
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北师大版):选择题
西师版小升初数学填空练习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乘法交换律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知识点解析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浙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与小数相乘》练习题(上册)
最新小升初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上册)
人教版高二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计划
2016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填空精选篇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2016年小升初整数的认识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