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
2.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3.已知线的成已知比的作图问题.
4.通过应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5.通过定理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设计
观察、猜想、归纳、讲解
三、重点、难点
l.教学重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正确性的说明及推论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叙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要求:结合图形,做出六个比例式).
【讲解新课】
在黑板上画出图,观察其特点: 与 的交点A在直线 上,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有: (六个比例式)然后把图中有关线擦掉,剩下如图所示,这样即可得到:
平行于 的边BC的直线DE截AB、AC,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在黑板上画出左图,观察其特点: 与 的交点A在直线 上,同样可得出: (六个比例式),然后擦掉图中有关线,得到右图,这样即可证到:
平行于 的边BC的直线DE截边BA、CA的延长线,所以对应线段成比例.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
推论:(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 (六个比例式).
此推论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基础.
注:关于推论中或两边的延长线,是指三角形两边在第三边同一侧的延长线,如果已知 ,DE是截线,这个推论包含了下图的各种情况.
这个推论不包含下图的情况.
后者,教学中如学生不提起,可不必向学生交待.(考虑改用投影仪或小黑板)
例3 已知:如图, ,求:AE.
教材上采用了先求CE再求AE的方法,建议在列比例式时,把CE写成比例第一项,即: .
让学生思考,是否可直接未出AE(找学生板演).
【小结】
1.知道推论的探索方法.
2.重点是推论的正确运用
七、布置作业
(1)教材P215中2.
(2)选作教材P222中B组1.
八、板书设计
教科版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整数与小数乘法练习
2015年初三第一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随机事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初三上册数学同步检测:第四单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口算题卡
八年级上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检测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合理存款》教学设计
小数计算五年级口算练习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复习要点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 竖式计算练习题
15-16学年初三上册数学测试题之一元二次方程
15-16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轴对称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应用题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概率课时检测题(必备)
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实践体会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高练习题
15-16学年初三上册数学复习练习:图形的旋转
小学四年级上册 乘法口算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应用题集选
人教版五上第四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2015--2016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应用题集选
一次函数的应用同步练习题:最新初二上册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