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5
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位置及前后联系。由于平行四边形具备一些特殊的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所以本章的内容较为重要菱形这一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提出来的是在探究了平行四边形后又一个特殊四边形的探索本节课的内容如果能够顺利地接受接下来学习正方形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节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2、内容结构。教材的第一部分是菱形的定义第二部分是菱形性质的探索通过设置几个问题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第三部分是性质的运用进一步了解和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概念和特殊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在观察、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数学说理的习惯和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菱形特殊性质的探索 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及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 。
二、说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三、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了以观察法、发现法、实验操作法、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四、说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本节教学,我将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智能力投入,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状态。?
2、向学生渗透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八年级数学它们为什么平行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梯形的性质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检测题
八年级数学特殊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16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20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同步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2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整章同步测试2
八年级数学实数与数轴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整章同步测试1
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同步练习3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7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练习题2
八年级数学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离散程度单元测验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4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18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6
八年级数学数的开方同步测试2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同步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同步练习题2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19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证明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15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梯形同步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