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5
收藏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在人教版教材的七至九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对方程进行知识性重点学的地方先后出现3次: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所以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章正处在对前面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起着检查巩固的,又为以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的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对学生以后学习一次函数,将来对有关线性方程的学习和研究都是一个中重要的入门基础。方程组是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问题的重要的数学工具,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是用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来解决的,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将来他们从事现实问题的线性分析和研究有着启蒙和激发效果。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求待定条件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会检验给定的一对未知数的值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 数学思考:在根据实际情况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数学意识。
3、解决问题:能根据问题中的未知数的个数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4、情感体验:①在列方程组-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理解他人的看法并与
他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表示一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弄清二元一次
方程(组)及它们解的含义。
难点:能针对具体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探
求。
四、教法
(1)启发式教学
(老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设置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学案式教学
(让学生自己阅读,自主讨论,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得出结论)
五、 学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共同来完成教学目标。
六、 教学过程
(一)复述回顾:以二人小组完成学案上的3个问题;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鸡兔同笼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
让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设一个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就会出现方程: 2x+4(35-x)=94(设鸡x只)...........①
4x+2(35-x)=94(设兔x只)............②
让学生设俩未知数来解,估计大部分同学列不出来,那么无论列出与否,引出正
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
(三)设问导读与自我检测
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并完成设问导读与自我检测的问题,完成之后,小
组讨论,与组长核对答案,先组内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下去收集问题,并指导、
生对新知识的探究。
1.对鸡兔同笼问题列方程,设鸡x只,兔y只,
X+y=35........③
2x+4y=94......④
先引导学生观察方程③、④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方程叫什么方程?(试着让
学生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举例说明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一些难以分辨的方
程,马上做自我检测第一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前面的问题同事满足③、④,把他们和在一起就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试着让
学生说出定义,做自我检测第三题,说明第四个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讨论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满足方程③且符合实际情况的x,y的值
x
0
1
2
3
...
22
23
...
33
34
35
y
35
34
33
32
...
13
12
...
2
1
0
通过上表探讨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表示方式,完成自我检测2题
4.在上表寻求 ④的解,x=23,y=12,说明它是③、④的公共解,得出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定义,完成自我检测第四题。
(四)独立完成巩固训练1-4题 ------强化新知
完成后小组核对答案,之后叫同学回答。
(五)小结: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六)课堂检测
(七)布置作业课后反馈:
附:板书设计:
2x+4(35-x)=94
4x+2(35-x)=94
二元一次方程组
x+y=35
2x+4y=94
x
0
1
2
3
..
22
23
..
33
34
35
y
35
34
33
32
..
13
12
..
2
1
0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22)及答案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3)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二)
直线的基本形式与基本量1
椭圆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双曲线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一)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21)及答案
向量与向量的加减法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23)及答案
椭圆6
圆4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24)及答案
数学学科综合能力训练(一)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4)
数学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数学基地高考数学仿真试题(一)B
数学复习函数章节测试卷(二)
无理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
圆柱、圆锥、圆台、球的侧面积与体积
向量的运算、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数学基地高考数学仿真试题(一)
数学高考复习综合能力题选讲(二)
椭圆的概念、性质,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9
数学高考模拟试卷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2)
高三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强化训练10
高三数学选择题解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