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轴对称》复习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第十二章 轴对称》复...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轴对称》复习案

2015-12-2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第十二章 轴对称》复习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十二章 轴对称》复习案

使用说明:先回顾本章知识结构,并独立完成课前导学部分,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本章的课程学习目标是: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2.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应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3.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4.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复习,盘点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4.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二、主要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者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钱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通过画出坐标系上的两点观察得出:

(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2)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相互重合.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

(4)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中线分别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也相等.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底边.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三 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每边上的中线 、高 和该边所对内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三、有关判定

1.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误区警示

1.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有一边为8,这时就必须讨论所给的这条边是腰还是底。再比如涉及三角形的高时,通常需要考虑高在三角形的外部还是内部。

2.应用三线合一性质作辅助线时,所作的辅助线不能同时满足两线的性质(如过点A作EFBC,并使EF平分BC)。

3.不要认为:有一个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边就一定等于另一条边的一半,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 课堂探究

(一). 专题训练

专题一:根据轴对称及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作图题

1.如图所示,EFGH是一矩形的弹子球台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B两点的位置上,试问:怎样撞击白球,使白球先撞击边EF反弹后再击中黑球?

2. 如图所示,一牧人带马群从A点出发,先到草地边缘MN放牧,再带马群到河边缘PQ去给马饮水,试问:牧人应走哪条路线才能使总路程最短?

专题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运用

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120,AB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BC、AB于点M、N,求证:CM=2BM.

2.如图所示,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AF.

求证:BAF=ACF.

专题三:等腰三角形边与角计算中的分类讨论思想与方程思想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

3.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6,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6,则另外两边的长是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10,则另外两边的长是

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其中两边之差为2,则它的三边的长分别为

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

8.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和18cm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9.如图, DEF =36,AB=BC=CD=DE=EF,求A

专题四.关于等腰三角形证明题

1. 如图所示,F、C是线段BE上的两点, A、D分别在线段QC、RF上, AB=DE,BF=CE,E,

QR∥BE.求证:△PQR是等腰三角形.

2.(参考题)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D为 BC的中点.

(1)写出点D到ABC三个顶点 A、B、C的距离的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 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D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