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昨天有幸聆听了两位名师的课,再一次领略了名师的教学特色与个人魅力,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是非常兴奋的。今天的两堂课让我想起了06年 南胡之春 的主题双基与创新。 显然,如今又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到重要的位置。我们不得不承认新课程下的学生,双基不够扎实,简单的计算过不了关,做作业的速度太慢,有的甚至只会说不会做。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重视双基教学也同样重要,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平衡好双基与创新的关系。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很好体现了估算对算法多样化的启发作用和笔算、口算、解决问题的相互渗透。
倪老师在教学中着重体现了从口算算理向有具体情境支撑的笔算算理到脱离情境支撑的笔算算法研究再到笔算与口算建立联系。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我认为其中有两个出彩的环节。一是在教学有情境支撑的竖式计算时,学生间在相互质疑与释疑对话中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就像倪老师所说的,学生提出了教师要问的问题,学生也回答了教师预设的答案,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与顺畅;二是在学生理解了笔算算理后,倪老师安排了式题计算的算法研究,突出了基本算法重点研究的思想。
学习新知后倪老师设计了3421的练习,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维状态,并把学生的错误呈现出来,引起全体学生的关注。小结时,再让学生提醒其他同学: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要注意的地方(反思性学习)。课后我还向倪老师提了个外行的问题2312与1223都和口算建立联系。倪老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先让学生对算法有清晰的认识再让学生去辨析。我非常同意倪老师的观点。
二、《三角形的内角和》着重引导学生经历验证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谢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究,分别用测量、剪拼、折叠(教师提供的)的方法,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其间有动手的操作活动,
也有安静地观察、体会剪拼、折叠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另外,在整个操作活动当中,谢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怎么去做,而是一直与学生在商量、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满了人文关怀。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教学中,谢老师设计的课堂练习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分层练习,一步一步地加深、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振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切实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
1、学生都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让学生再估计是多少度,没有多大的悬念,不如开门见山告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再问学生:如果是你,将会怎样去证明,这对学生的思维挑战性更大。或如金丽强老师所建议的,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必要性,再进行内角和的探究、验证。
2、最好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对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现实意义有所阐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又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我们可以看见两堂课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会到了学习的喜悦。向名师学习!!
学习数学要做笔记
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之如何考试
初中数学知识的记忆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中应掌握的学习方法
初一数学方法指导
如何学好数学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女生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6招提高成绩
如何学好立体几何
掌握好学习方法达到初中数学领先
数学学习的障碍及其消除法
初二数学勤学是基础 好问是关键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及重要性
学好数学也需阅读积累
如何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浅议初中生数学学习差的原因
学习初中数学的四步方法
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
如何学高一数学——听课篇
初二数学的三个数学思想
如何听数学课
数学选择题的6大解题方法
数学其实不难
如何学高一数学——女生篇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浅谈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提高初二数学要从基础入手
坚持整理独一无二的“错题集”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综述
三个方面学好初中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