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使用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依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3.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依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小亚生病了,小胖和小丁丁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画出了描述小亚体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P45/小胖和小丁丁画的折线统计图。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与生活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统计与生活紧密联系。
二、探究新知
1.用你的已有知识来分析、评判一下这两张折线统计图。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1)这两张折线统计图画出的小亚体温变化是一样的,但是小丁丁画得更直观,更容易看出。
(2)小丁丁画出的折线统计图中有。
表示什么?
用表示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省略不重要的数据,能更清晰地反映小亚体温变化的情况。)
2.观察两幅统计图,说说使用表示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体现在哪里?说出你的理由。
小丁丁的图更精确更清晰。
3.你能否预测以下小亚的病情,是好转还是加重。
4.总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去空白部分。
[说明]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使用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好处并根据体温变化的特点,对小亚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推测。
三、巩固练习
1.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病人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
(3)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5)从体温上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好转?
2.某地区1991年~2003年每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1)哪一年沙尘暴总天数最多?哪一年沙尘暴总天数最少?
(2)13年来沙尘暴总天数的整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某地区1997~2003年每百户家庭彩电平均拥有量如下图:
(1)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多少台?
(2)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小?
(3)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说明]:通过几天的学习,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较好的了解。通过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对自己这几天的学习作出一个自我评价。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图像的放大与缩小课件
3.1统计与概率(一)复习课件
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的练习课件
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二课件
1.9数与代数数学思考(二)课件
假设与替换2课件
比和比例总复习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课件
六上分数乘整数课件
1.8数与代数数学思考(一)课件
3.4统计与概率练习课课件
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件
六下统计一课件
比和比例的的整理和复习课件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课件
假设与替换课件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课件
确定位置练习课件
式与方程总复习课件
1.10数与代数数学思考(三)课件
1.1 数的认识(一)复习课件
六下统计和可能性P109课件
六年级表内乘法复习课件
2.9六下图形和位置课件
1.2 数的认识(二)复习课件
图形放大和缩小课件
2.6六下数学练习十九课件
六下图形与位置课件
六上扇形统计图课件
5.4 节约用水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