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使用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依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3.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依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小亚生病了,小胖和小丁丁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画出了描述小亚体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P45/小胖和小丁丁画的折线统计图。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与生活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统计与生活紧密联系。
二、探究新知
1.用你的已有知识来分析、评判一下这两张折线统计图。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1)这两张折线统计图画出的小亚体温变化是一样的,但是小丁丁画得更直观,更容易看出。
(2)小丁丁画出的折线统计图中有。
表示什么?
用表示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省略不重要的数据,能更清晰地反映小亚体温变化的情况。)
2.观察两幅统计图,说说使用表示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体现在哪里?说出你的理由。
小丁丁的图更精确更清晰。
3.你能否预测以下小亚的病情,是好转还是加重。
4.总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去空白部分。
[说明]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使用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好处并根据体温变化的特点,对小亚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推测。
三、巩固练习
1.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病人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
(3)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5)从体温上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好转?
2.某地区1991年~2003年每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1)哪一年沙尘暴总天数最多?哪一年沙尘暴总天数最少?
(2)13年来沙尘暴总天数的整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某地区1997~2003年每百户家庭彩电平均拥有量如下图:
(1)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多少台?
(2)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小?
(3)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说明]:通过几天的学习,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较好的了解。通过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对自己这几天的学习作出一个自我评价。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路线图》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一)》听课有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进位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连加》数学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吨》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听课随笔 生动有趣的课堂在滋啦声中展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简单的单位换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数学教案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导学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