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1
收藏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注重错题的积累,以下是高考理科数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查缺补漏。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i是虚数单位,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则实数k的范围是( )
A. B. C. D.
2.若集合 ,则 中元素个数为 ( )
A .6个 B.4个 C . 2个 D. 0个
3. 是 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a、b是任意实数,且ab,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5.根据如下样本数据:
23 4567
-4.0-2.50.512.03.0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则( )
A. , B. , C. , D. ,
6.使得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的最小的 是( )
A.4 B.5 C.6 D.7
7.将5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任职,每个乡镇至少一名,不同的分配方案种数为( )
A.150 B.240 C.60 D.120
8.设函数 在R上可导,其导函数为 ,且函数 在 处取得极大值,则函数 的图像可能是( )
9.在四棱锥 底面ABCD为梯形, 满足上述条件的四棱锥的顶点P的轨迹是( )
A.圆的一部分 B.线段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椭圆的一部分
10.已知函数 与 图象上存在关于 轴对称的点,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已知随机变量 ,若 ,则 .
12.给出下列等式: ; ;
,
由以上等式推出一个一般结论:?对于 = .
13.如图所示点 是抛物线 的焦点,点 、 分别在抛物线
及圆 的实线部分上运动,且 总是平行于
轴,则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_.
14.已知函数 ,当 时,给出下列几个结论:
① ;② ;
③ ;④当 时, .
其中正确的是 (将所有你认为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三、选做题(考生只能从中选一题,两题都做的,只记前一题的分.本小题5分)
15.(1)(不等式选做题)若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射线 与曲线 (t为参数)相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求:
(1) ;
(2) .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设曲线 在 处的切线与直线 垂直,求 的值;
(2)若对任意实数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1,在直角梯形 中, , , , 为线段 的中点.将 沿 折起,使平面 平面 ,得到几何体 ,如图所示.
(1) 求证: 平面 ;
(2) 求二面角 的
余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举行中学生日常生活小常识知识比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部分,初赛采用选手从备选题中选一题答一题的方式进行;每位选手最多有5次答题机会,选手累计答对3题或答错3题即终止比赛,答对3题者直接进入复赛,答错3题者则被淘汰.已知选手甲答对每个题的概率均为 ,且相互间没有影响.
(1)求选手甲进入复赛的概率;
(2)设选手甲在初赛中答题的个数为 ,试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0. (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经过点 ,平行于OM的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m( ),l交椭圆于A、B两个不同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求证直线MA、MB与x轴始终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
(1)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 的图像在点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问: 在什么范围取值时对于任意的 ,函数 在区间 上总存在极值;
(3)当 时,设函数 ,若在区间 上至少存在一个 ,使得 成立,试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数学(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B B D C 6-10: B A D A B
二、填空题
11. 16 12. 13.
【解析】易知圆 的圆心坐标为 ,则圆心为抛物线 的焦点,圆 与抛物线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
作抛物线 的准线 ,过点 作 垂直于直线 ,垂足为点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则 ,当点 位于圆 与 轴的交点 时, 取最大值 ,由于点 在实线上运动,因此当点 与点 重合时, 取最小值为 ,此时 与 重合,由于 、 、 构成三角形,因此 ,所以 ,因此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又因为f(x)在( ,+)递增,所以 时, 即 ,所以 时, ,故 为增函数,所以 ,所以 ,故④正确.
三、选做题
15.(1) ;(2)
17. 【解析】
解:(1) , 因此 在 处的切线 的斜率为 ,
又直线 的斜率为 , ( ) =-1,
=-1. 6分
(2)∵当 0时, 恒成立,
则 恒成立, 设 = ,则 = , 8分
当 (0,1)时, 0, 在(0,1)上单调递增,
当 (1,+)时, 0, 在(1,+)上单调递减, 10分
故当 =1时, 取得极大值, ,
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12分
18. 【解析】
(1)由已知可得 ,从而 ,故 3分
∵面 面 ,面 面 , 面 ,从而 平面 6分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则 ,
,
,
设 为面 的法向量,
则 即 ,解得
令 ,可得 9分
又 为面 的一个法向量 10分
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12分
19. 【解析】
(1)设选手甲答对每个题的概率为 ,则 ,设选手甲进入复赛为事件 ,则选手甲答了3题都对进入复赛概率为: ; 2分
或选手甲答了4个题,前3个2对1错,第4次对进入复赛
, 4分
或选手甲答了5个题,前4个2对2错,第5次对进入复赛
选手甲进入复赛的概率 6分
(2) 的可能取值为3,4,5,对应 的每个取值,选手甲被淘汰或进入复赛的概率
9分
的分布列为:
X345
P
10分 12分
20. 【解析】
解:(1)设椭圆方程为
则 4分
椭圆方程为 6分
(2)设直线MA、MB的斜率分别为 ,只需证明 即可 7分
设 直线 则
联立方程 得 9分
11分
而
所以
故直线MA、MB与x轴始终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3分
21. 【解析】
解:(1)由 知:
当 时,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是 ,单调减区间是 ;
当 时,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是 ,单调减区间是 ; 4分
(2)由 ,
, . 6分
故 ,
,
∵ 函数 在区间 上总存在极值,
有两个不等实根且至少有一个在区间 内 7分
又∵函数 是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且 , 8分
由 ,∵ 在 上单调递减,所以 ; ,由 ,解得 ;
综上得: 所以当 在 内取值时,对于任意的 ,函数 在区间 上总存在极值。 9分
(3) 令 ,则
.
时,由 得 ,从而 ,
所以,在 上不存在 使得 ; 11分
① 时, , , 在 上恒成立,故 在 上单调递增。 13分
故只要 ,解得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是 14分
高考理科数学第一次联考试卷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好试卷请持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题型归纳推荐
大家都在看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模拟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2016)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导学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10篇)
八年级数学《物体位置的确定》知识点示例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如何说好数学语言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01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科版初二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第五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情感目标实现研究
小学数学老师学习心得 让教学“回家”
2017年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相反数
2016年高一数学暑假作业练习题
201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为你分享史上最全的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017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探究
精选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2017小升初数学素质测试试卷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综合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小升初数学排列组合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学习要点【第15章】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