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7
收藏
案例1.“倒数的认识”情境导入片段
师:在生活中,有些话是可以倒过来说的。(出示:路上我上马;客上天然居),请你试着倒过来说一说。
生1:“路上我上马”倒过来说是“马上我上路”。
生2:“客上天然居”倒过来说是“居然天上客”。
生3:我也举一个例子:“我爱爸爸”倒过来说是“爸爸爱我”。
师:中国汉字中有些还是互相倒过来写的。(出示:士、吞、杏)请你试着倒过来写一写。(学生很快写了:“干、吴、呆”三个字)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让我们也来试一试。(板书:)你能把倒过来写吗?(学生感到有意思极了,纷纷跃跃欲试……)
生:把倒过来是。(板书:)(教师随即出示两个数:,请学生倒过来写,学生很快写出了和3)
师: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你们想不想给它起个名?
生1:相反的数。
生2:倒过来的数。
生3:我觉得可以叫“倒数”。
……………
案例2.“百分率的意义”课末游戏片段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比如成语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百分率用相应的成语来说明。成语“十拿九稳”的意思谁能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
生:(稍愣了一下)“90%”。
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能用百分率来表示的成语,给大家互相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一些成语,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且看当时回答情境)
生1:“百发百中”——“100%的命中率。”
生2:“百依百顺”——“100%的依服顺从。”
生3:“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是90%,活的希望占10%。”
生4:“百里挑一”——“被选中的可能性是10%。”
生5:“一无所获”——“形容收效几乎是0%。”
生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时间占60%,休息时间占40%。”
“比喻做事三心二意!”(一学生补充说道)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概括:“简洁的百分数原来还可以用来表示如此含义丰富的成语,多有趣啊!其实,学科之间本来就是相通的。”(结束这一个片段时,学生意犹未尽)
【评析】抽象的数学概念借用语文知识来理解,既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且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上述两个教学片段,执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百分率”的含义,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将有趣的语文现象融进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师先提供范例说,再让学生照例举例说,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学生佳句、妙句脱口而出,成功地借助语言文字的形象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多多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我们的数学教师要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巧妙地整合学科资源,如善于将趣味语文引入数学课堂,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用直观形象的语文知识来展现、来描述,丰富数学的形式,使严谨的数学生动起来、活泼起来,让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快乐数学,体味学习的乐趣。
201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课件
一下快乐的家园课件
2013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数 数的组成课件
2013年一下十几减9巩固练习课件
2013年捉迷藏课件
2013年开会啦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8、7、6加几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几只小鸟课件
平面图形的拼组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苏教版认识钟表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课件
苏教版一下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课件
2013年一年级下册数花生课件
一上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课件
2015年一年级上册数数、读数、数序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课件
2013年一下十几减8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几棵树课件
一年级认识时间课件
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课件
新北师大版一下跳伞表演1课件
201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课件
2015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写数课件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凑十法)课件
2013一下买铅笔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