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7
收藏
案例1.“倒数的认识”情境导入片段
师:在生活中,有些话是可以倒过来说的。(出示:路上我上马;客上天然居),请你试着倒过来说一说。
生1:“路上我上马”倒过来说是“马上我上路”。
生2:“客上天然居”倒过来说是“居然天上客”。
生3:我也举一个例子:“我爱爸爸”倒过来说是“爸爸爱我”。
师:中国汉字中有些还是互相倒过来写的。(出示:士、吞、杏)请你试着倒过来写一写。(学生很快写了:“干、吴、呆”三个字)
师: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让我们也来试一试。(板书:)你能把倒过来写吗?(学生感到有意思极了,纷纷跃跃欲试……)
生:把倒过来是。(板书:)(教师随即出示两个数:,请学生倒过来写,学生很快写出了和3)
师: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你们想不想给它起个名?
生1:相反的数。
生2:倒过来的数。
生3:我觉得可以叫“倒数”。
……………
案例2.“百分率的意义”课末游戏片段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比如成语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百分率用相应的成语来说明。成语“十拿九稳”的意思谁能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
生:(稍愣了一下)“90%”。
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能用百分率来表示的成语,给大家互相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一些成语,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且看当时回答情境)
生1:“百发百中”——“100%的命中率。”
生2:“百依百顺”——“100%的依服顺从。”
生3:“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是90%,活的希望占10%。”
生4:“百里挑一”——“被选中的可能性是10%。”
生5:“一无所获”——“形容收效几乎是0%。”
生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时间占60%,休息时间占40%。”
“比喻做事三心二意!”(一学生补充说道)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概括:“简洁的百分数原来还可以用来表示如此含义丰富的成语,多有趣啊!其实,学科之间本来就是相通的。”(结束这一个片段时,学生意犹未尽)
【评析】抽象的数学概念借用语文知识来理解,既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且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上述两个教学片段,执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百分率”的含义,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将有趣的语文现象融进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师先提供范例说,再让学生照例举例说,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学生佳句、妙句脱口而出,成功地借助语言文字的形象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多多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我们的数学教师要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巧妙地整合学科资源,如善于将趣味语文引入数学课堂,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用直观形象的语文知识来展现、来描述,丰富数学的形式,使严谨的数学生动起来、活泼起来,让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快乐数学,体味学习的乐趣。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辅导重点之公理与定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优秀试题
2016中考数学考点复习注重方法而非答案
小学名师教育反思 数学学习:引领学生智慧地思维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量检测试卷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新北师版)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随堂小考初二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辅导重点之整式的化简
2016年五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下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同步测试题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基础达标测试
2016中考数学重点复习知识二元一次方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习题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2016学年
精编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课后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
精编初三数学下学期第三章第7节同步练习
2016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2016中考数学重点复习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
2016年八年级数学第20.2节同步练习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下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试题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练习之《命题》
2016中考数学一模复习应用问题的解题技巧
2016中考数学辅导资料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下学期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辅导重点之同底数幂的除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试题下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