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1
收藏
优化课堂教学
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教学教改的急切呼唤。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体现自我。
一、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1.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
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气氛是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才能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促进了学生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老师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可望可及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略有指导,能给每个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2.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猜想、发现真理,不但使学生理解学习材料,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教师先让学生指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把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换位。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1.学生能叙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叙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思考过程"并通过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这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反馈频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场等等。
2.学生能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操作。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合作,特别是强调手脑并用。教师有意识地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画画、剪剪、拼拼、比比,通过摆弄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借助表象中介逐步抽象出有关法则、公式,从而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跳跃,不但获取知识,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形式。
3.学生能发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
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机会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自主学习的表现。
4.学生能提问的尽量让学生提问。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疑问。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多提问题,善提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使探究活动成为一种乐趣,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参与条件,提高课堂效益。
1.坚持启发: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去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习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体。
2.适时点拨: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剖析数量关系,根据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转换解题思路,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适时设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为学生设悬念,提疑问,揭矛盾,破疑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争辩,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位。
4.及时解惑: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些问题疑惑不解时,需要教师及时化解,并适时设计讨论题,引起学生讨论的办法,达到解惑的目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坚持以数学教材为本,以优化数学课堂结构入手,总结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课堂教学结构。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可减少教学中信息的浪费,节省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负担,又保证了双基训练的时间。
例如: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使学生从压抑状态下解放出来,获得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如果只听教师讲解, 只能记住所听内容的15%,学生先学,教师再讲,则学生可记得研究内容的65%。"先学后教"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的教学方法。“先学”阶段教师提出先学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看书,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后教"的教是经过处理后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尝试过程中产生的疑点。这样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都得到了落实,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研究出各种教学模式,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13学年上册初二期末数学练习苏科版
名山二中八年级上2011数学期中试题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数学试卷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联校2011-2012学年八年级半期检测数学试题
遵义县南锋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0-2011学年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
201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调研考评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题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测试卷(沪科版八年级上)
广州市二中2012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末考试
江阴长泾片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数学试卷
2012年初二上数学阶段性测试卷(浙教版)
2011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数学试卷
2011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能力测试题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10月数学试题
沪科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全等三角形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检测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
常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数学试题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题
2010-2011江阴暨阳中学八(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2011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
聊城市阳谷县2011-2012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
2012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复习检测人教版新课标
北京二中2012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
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综合测试题
扬州市江都区2011-2012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
楠木渡镇中学2011—2012年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