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4
收藏
怎样编写小学数学课例?
1、编制原则
(1)客观性原则。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坚持实事求是,尽量依据时间发展顺序客观记录事例。杜绝掺假现象,不会“合理构想”。不搞“文字游戏”,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变事实。
(2)独特性原则。在撰写案例活动中,倡导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不人云亦云,不见风使舵,要有个性的观察、个性的实践、个性的反思、个性的表述。
(3)价值性原则。撰写案例的目的在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因此,所选事例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价值程度,与案例本身的实际意义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教学实际需要选择事例。
2、编制格式
分析有关案例不难发现案例的一般格式与写法。目前专家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变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与“提示——案例——访谈录——分析”。“提示”,主要简介“案例”与“分析”中将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论,可以促进理论知识与教学实例的融合。“访谈录”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对有关教师进行的访谈,以外化教师的缄默知识,便于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做法。教师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断+反思”,其变式主要有“背景——片断——反思”与“片断——评析——反思”。
可见,案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为了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断,这些片断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它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案例以真实的教师和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是教师对自身典型教学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节课或一个片断,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把几节课的相关片断叠加。从案例内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叙事式”和“对话式”;从案例内容的编排方式看主要有“单一式”、“对照式”和“递进式”。反思一方面是基于案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例印证理论;另一方面要高于案例,要从案例的分析中生发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知识点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考后分析要做三件事
公开课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考数学公式:积化和差
中心小学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公开课听课反思 心中有学生,就真能看见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数学是有趣的
2017年中考数学百天复习技巧
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公开课教案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课后反思范文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可能性和概率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高考数学备考:高考数学公式口诀大全
高考数学数列公式介绍
高考专家指点: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备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初一下学期数学第二章知识点汇总(湘教版)
2017年高考数学不同分数段的冲刺攻略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知识点:认识事件的可能性知识点
湘教版初一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集锦~
2017年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必考考点总结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
初一数学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
高考数学易错易混考点78条
文科生该如何学习高考数学知识
备战高考: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