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9
收藏
做父母的应该随时随地注意孩子的表现,务必使孩子不说谎,建立起诚实的习惯。
要使小孩子不说谎,必须先了解小孩子说谎的原因。
1、担心父母的批评和惩罚
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2、逃避现实
有时小孩子为了不愿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时,便叫头疼、肚子疼,用各种谎言去欺骗父母,而这种谎言又往往得到父母的同情,因此孩子以后便会常说谎去推诿了。
3、好虚名,要面子
一件事本来不是他做好的,但说是他做的,可以得到奖赏,面子光彩,于是他说谎了;事本来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怕丢脸,于是他说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说谎了。
4、想得到某样东西
很多小孩子嘴馋,要吃东西,便说说谎,又有些小孩子为了要得到很高的分数或奖品,便在考试时作弊还硬说自己的本领高人一等。这都是为了贪利的缘故。
孩子说谎的原因知道了,那么怎样纠正他,而培养诚实的习惯呢?
1、要了解小孩子
小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你一定要了解。了解了小孩子的心理与能力,然后让他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要帮助他去发现问题,克服困难将事情做成功,而得到奖励。要消除他说谎的动机,鼓励他诚实地去做。
2、暗示
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正的暗示,譬如有两个小孩子在一起,一个是诚实的,另一个是喜欢说谎的,你要对那个诚实的小孩子嘉许,奖励他,使那个说谎的小孩子感动,走上诚实之道;
另外一种是反的暗示,譬如你的小孩子跑来报告你一件事时,你要信任他,不要说“真的吗,你不要骗我呀”,如果你这样说,在小孩子的心灵上,就种下一个说谎的种子。我们必须应用正的暗示去感动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说谎的动机。
3、以身作则
做父母的或教师的要以身作则,去做诚实的事,不要在小孩子的面前说谎。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就会效仿的。另外,家长还可以讲诚实孩子的故事给他听,这样孩子也能从中明白不能说谎的道理。
开放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中边缘学生的体验缺失及其教学对策
研究 指导 服务——刍议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工作特点
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
集体备课的理性诉求
学习 探索 创新
多元智力理论呼唤教育的个性化
现代课程观视域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策略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优化练习设计 架设兴趣桥梁
数学新课堂不能承受之伪——新课标下教师若干教学行为反思
谈谈数量关系
教师应增强教学资源开发意识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教育反思: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
“会诊式行动研究”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让学生爱上数学日记
挖掘课内外资源 提升数学素养
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评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实践 探索 交流
在碰撞中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数学由你而精彩——浅谈数学日记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案例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培养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教师情感: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引导学困生有效参与自主学习
运用启发式教学新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