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6
收藏
一个半月的假期究竟该怎样安排?这段让家长“头疼”,孩子“痛苦”的时光究竟该怎么过?
据光明日报报道,通过采访几位专家,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暑期指导。
首先,北京海淀区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吕文清的回答很是轻松。在他看来,暑假应该有四个功能:
首先,放假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休整,“孩子在经历过四个月的学习后,身心都需要一个休息调整的过程,暑假天热、孩子学习苦,强迫孩子学习也没有好的效果”。
其次是发展特长与兴趣,“假期应该让孩子做一点儿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运动、游戏、旅游等”,在兴趣中结合专业,在兴趣中发展个性。
第三,可以进行带有学习性质的考察与旅游,比如说参加高质量的夏令营、快乐的亲子游等。
最后一个才是针对功课有落下的、学习存在问题的情况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
对于暑假培训班,吕文清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当理性地、有层次地、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报班。他说选择补习班有三条原则:一是对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做提高和延伸,二是对学校没讲清楚的、孩子没学好的做补充,三是通过校外学习对课内知识做强化提高。
教育应该有张有弛,暑假就应该是轻松的、快乐的。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克服从众心理,理性地安排孩子假期,吕文清说,“要注意层次,注意校内外的结合,不要让孩子重复学习。最好的办法还是鼓励孩子在校内把知识学好,腾出时间在校外多做综合性的、拓展性的实践类学习,培养个性。”他警告家长,不能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顾孩子心情一味地让孩子盲目补习,让孩子缺失了假期,反而会让他们对学习反感和抗拒。
知心姐姐卢勤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认为孩子有自己成长发展的规律,如果违背规律将来一定会吃亏,所以一定要把假期空出来,让孩子身心得到调整。有的孩子一天到晚埋头课本中,就算休息也是“宅”在家中。成了“宅童”,容易目光短浅,遇挫折易沮丧、得成绩易自满。她说,“眼光决定未来”,假期应该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去一些平常去不了的地方,这样能开拓眼界,“孩子见到许多新鲜的东西,情感自然也更为丰富”。
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孩子在假期多锻炼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比如如何料理生活、如何更好地认识社会”。卢勤对此深有感触,“孩子的生存能力在夏令营中最能体现,有的孩子适应力很强,来到夏令营中觉得很新鲜、兴奋,可是有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锻炼,觉得没有人照顾很不习惯。”她同时认为,除了洗衣做饭等生活能力,孩子还需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特别是中学生,应该到社会上去寻找机会认知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样报考大学的时候不至于盲目。”她说,这才是假期应该做的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简单的组合》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3)》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归纳总结(5)》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6)》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4)》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课(9)》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6)》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5)》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2)》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