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收藏
11、什么是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1)什么是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数?
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
(3)什么是和?
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14、什么是减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加数
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18、乘法
(1)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2)什么是因数?
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3)什么是积?
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
(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19、除法
(1)什么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3)什么是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4)什么是商?
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我“背叛”了数学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
“千以内隔位退位减”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5)
“形式”与“实效”——数学课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思考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乘法结合律》听课反思
《找规律》评课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成长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儿童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平移和旋转》教学思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
信手摘下满天星
匆忙的一节课——《分类》的教后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有趣的付费问题!
《分数基本性质》评课稿
小学老师传授学习妙点子--“数学歌谣”有趣又好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4)
“分数的意义”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
《平均数》案例反思
享受学生数学思维的多样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