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及练习七的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材分析:
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教材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教学准备:情境图、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到哪里去旅游?
如果我们从济南到青岛,乘火车要用3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请大家算算,从济南到青岛大约有多少千米?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旅游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如果我们乘汽车去北京要用12小时,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请大家算算去北京有多远?
学生继续讨论计算方法,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
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145×12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1、 怎样计算145×1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中带内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试算,指名几个学生板演:145×12
集体讨论: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方法。
3、做一做:
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三、实践与应用:
1、 3 2 2 1 4 5 6 7 9 2 8 6
× 2 4 × 2 7 × 1 3 × 3 5
2、 小医生:
1 3 4 1 5 2 2 4 6
× 1 6 × 2 3 × 3 4
8 0 4 1 5 6 1 5 2
×1 3 4 ×1 0 4 ×6 3 8
9 3 8 1 1 9 6 7 3 4 4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备考要点圆周角
初三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期中)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教案:平方根课堂练习(word 版)
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反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初一数学重要概念:统计
初三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复习(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8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初三期中数学复习资料之图形的相似
初三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之二次函数
精编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数学篇
初三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复习之三角形的内切圆
最新九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用反比例函数求面积应用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知识点整理(数学篇)
初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初三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之反比例函数
课件: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初三年级数学期中备考知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知识抛物线的性质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考知识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备考知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名师指导:怎样学好初一数学
初一上册数学“零售与批发”教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三视图》知识点梳理
初中高中数学学习对比
快速记忆初中数学知识的六个技巧
初一学习方法指导:如何高效利用数学笔记
初中数学几何常见辅助线作法歌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