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1
收藏
相遇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解392÷(28+21)=8(小时)
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例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
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解“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
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
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
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一次函数的图象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认识函数(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认识不等式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上)作者:徐勇
4.1抽样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2PPT(浙教版八年级上)
2.3等腰三角形判定浙教版八年级上
2.6探索勾股定理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探索勾股定理(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勾股定理课件(浙教版)
直角三角形(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市二等奖课件)
7.3一次函数(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作者:柳丽丽)
6.2.1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作者:陈呈慧
一次函数的图象(第1课)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上)
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课件(浙教版)
一次函数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7.4.1一次函数的图象(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7.4一次函数的图象(1)课件gsp(浙教版八年级上)
6.2.1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上)
抽样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探索勾股定理(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5.1认识不等式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上)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课件1(浙教版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上)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等腰三角形复习(一)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2.4等边三角形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作者:胡静
5.1认识不等式课件2(浙教版八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