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十一种方法_名家点评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的十一种方法
首页>教学经验>名家点评>小学数学教学的十一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十一种方法

2009-08-1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的十一种方法

一、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也讲。

我们来看一教师在教××比××多(或少)的概念时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问:图上有什么(见图15)?

生答:图上有一排三角形;一排圆形。

师问: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

生答:有3个三角形,5个圆形。

师问: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生答:要我们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的多少。说一说三角形和圆形谁多,谁少。

师:应该说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个数的多少。

师问:谁能说一说?

生1:圆形比三角形多,三角形比圆形少。

师纠正:圆形个数比三角形多,三角形个数比圆形少。

生2: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2个。

师问:你怎样知道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而且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而且少2个?

生1:因为3个三角形对着3个圆形,还有2个圆形没有三角形与它对着,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2个。

(这时,教师用虚线画出△与○同样多的部份,指着同样多的部份)

师问:虚线左边的部份,你能用一句什么话说?

生:圆形与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

师问:你能用“同样多”的语言来说一说为什么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或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的道理吗?(教师提示:圆形由那两部分组成)

生1:因为圆形有一部分与三角形同样多,还有多出的另一部分。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

师:说得很好,大家跟着说两次。

生2:因为圆形除了有一部分与三角形同样多,还有多出的2个,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

师问:谁能说一说,为什么三角形个数比圆形的个数少?

生1:因为三角形还差一些才与圆形同样多。

师:说得好,大家都来说一说。

生2:因为三角形还差2个才与圆形同样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要比较两种东西数量的多少,首先要分清楚谁和谁比,以谁作标准,当被比的东西的数量能直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比较标准同样多,还有多出的另一部分,我们就说,被比的东西的数量比比较标准的数量多,当被比的东西还要补上一些东西才与比较标准同样,这时我们说被比的东西的数量比比较标准的数量少(教师指着教具说)。

很明显,上面的对话是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或)少的概念,围绕这一概念必须弄清的问题,有计划有顺序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向学生提出,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谈话中,学生就获得了要学的知识。

(一)谈话法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因为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认识知识的本质而设计的。

第二,有利于教学上的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如上例,学生说的“圆形比三角形多”。这句话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形是没有多少之分,故教师听后,立刻向学生指出,这句话应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及时纠正语言上的错误。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师生谈话,方向性强,故能引起学生自觉思考。教师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谈话内容是由教师设计的,这样,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把要进行的思想教育渗透在谈话的过程中。

第六,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学习一种知识,总有一定的方法,运用谈话法教学,教师可按一定的学习方法设计要思考的问题,而学生思考、理解,回答问题的方法往往有所不同,这就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中学到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

谈话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是随教师谈的内容转的,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谈话时,教师的提问一般是激发起学生的记忆表象,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基础或生活经验,则不宜用谈话法。

(二)运用谈话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要分清知识的主次,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和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拟好谈话提纲,把要教的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有计划有顺序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排列起来。

第二,讲课时,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清楚明确,易于学生思考。②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③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难易适度。④提问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⑤提问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⑥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